制桶工艺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钢桶国家标准和各项质量指标
钢桶国家标准是钢桶生产的法规,是控制钢桶各项质量指标的准绳,是制定制桶工艺和每道工序操作规程以及选用原材料的依据。因此每个制桶工人都必须学习标准、宣传标谁、熟悉掌握标准,并在生产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使我们生产出来约钢桶符合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每道工序的生产都符合标准所确定的规范。
1.2.1 钢桶国家标准
一、概况
我国最早的钢桶国家标准,即GB325--64《200升闭口钢桶》国家标准是1963年由商业部参照1959年石油局颁布的,"200升铁桶暂行标准"起草制定的。于1964年7月29日经国家科委批准,1965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
"GB325-64"承彻执行了近20年,随着我国制桶工业的发展和对钢桶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旧标准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于是,由中国包装技术协会金属容器委员会提议,在1983年由商业部归口,组织有关单位修订"GB325-64"国家标准。新标准,即GB325-84《200升闭口钢桶》国家标准于1984年6月30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1985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
"GB325-84"国家标准贯彻实施以来,确实起到了指导制桶生产的作用。它提供和完善了检测依据和办法,为更新工艺、改造设备,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我国制桶技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但随我国制桶生产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出口贸易及国内用户要求的提高,许多钢桶生产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更换新工艺,增添新设备,采用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我国的钢桶生产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由于品种的增多、用途的拓广,钢桶生产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检测手段也开始趋向复杂化。这对钢桶的类型、品种、容量以及质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钢桶作为包装产品,盛装各类产品严防渗漏、破损以及装卸运输和海运出口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GB325-84"国家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上述需要。于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89年下达了制定钢桶新标准的计划。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由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和化工部标准所起草制定。这就是更新后的"钢桶"国家标准。
新的国家标准,即"钢桶"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标难)编写的格式遵照GB1.1、1.3、1.7《标准化工作导则》标谁编写的基本规定。新标准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等贯彻国家法令及有关棕准规定。新标准由九部分组成: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符号,代号,4.钢桶分类,5.技术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运输,储存,9.附录A《钢桶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新标准制订的依据符合有关法规。各国对盛装或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容器,都遵循国际或各国家的有关规定。国际或国内对这类容器的制造质量和安全要求,都要在标准内规定。规定的主要方面:容器结构坚固完好,密封不渗漏,由不燃不爆材料制成。必须经过水压、气密、跌落和堆码等试验。新标准参考的法规有: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国际铁路联运危险货物运送特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0017国内公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基本要求和性能试验、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石油库管理制度,上海市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办法等。
二、新标准内容
新的钢桶国家标准规定了圆柱形钢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运输,贮存等要求。新标准适用于钢桶的制造流通、使用和监督检验等领域。
新标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 钢桶分类
新标准将钢桶分为两大类,即闭口钢桶和全开口钢桶。闭口钢桶又分为小开口钢桶和中开口钢桶,全开口钢桶又分为直开口钢桶和开口缩颈钢桶。钢桶容量规定小开口钢桶系列为20~200升,中开口钢桶和直开口钢桶系列为25-200升,开口缩颈钢桶系列为25-100升。所有系列按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确定,其中,开口缩颈钢桶容量为35升和45升两种是根据我国目前用户要求,生产批量较大和发展方,向推荐采用的。各类系列钢桶的内径和内高的确定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和根据原材料规定尺寸排料计算验证,基本满足了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的要求。另外,钢桶根据不同用途,即盛装不同产品和包装危险货物的要求,可分为Ⅰ、Ⅱ、Ⅲ级。根据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作原材料,又可分为重型桶、中型桶、次中型桶和轻型桶。
2、技术要求
新标准规定桶身型式可以只具有2道环筋,也可只具有3-7道波纹,或同时具有2道环筋,又具有环筋至桶顶、底之间3-7道波纹。这是由于钢桶系列由小到大,结构型式不同而规定的,以供用户和生产厂根据不同需要和用途以及包装危险货物要求进行选择。
新标准对桶身与桶顶、底的组装,规定了双重平卷边多双重圆卷边和三重圆卷边三种卷边型式。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危险货物包装要求和应用现有设备,工艺技术进行选择。
新标准对钢桶顶上设置的封闭器,只规定了型式和要求。具体尺寸等要求将由《钢桶封闭器》国家标准规定。对小开口钢桶规定两种型式:螺旋式注入口封闭器一个或螺旋式注入口和透气口封闭器各一个,可供用户和生产厂根据需要和要求加以选择。
新标准对钢桶性能试验采用了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第九章修正案"包装基本要求和性能试验"的规定,即进行气密、水压、跌落和堆码试验。上述四项试验可以充分验证钢桶作为包装产品在运输中的性能。
新标准对钢桶内外保护层作了不同的规定。对外表面涂料规定了基本要求:外表面要求美观,在任何环境中色泽应不变,具有一定的气候适应性,其次根据使用、储存、运输等条件,要求外表面涂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以保证外表面涂层起到防腐蚀作用。内表面涂料必须适应内容物的性质,以不引起内容物产生化学反应和质量变化。对内外表面镀锌层的厚度规定为不小于0.010mm。
新标准还对制桶原材料提出要求。如密封填料的基本性能要求与内容物性质相适应,采用具有耐候、耐热、耐久性能,并具有抗溶性的材料。对钢桶用薄钢板,提出了优先选用冷轧薄钢板,这是对保证和提高钢桶质量以及引进先进设备工艺要求考虑的。
3、试验方法
新标准在技术要求中,凡有技术指标或作出规定的,都制定或提出了试验和测试方法。其中包括基本尺寸检测、气密试验、液压试验、跌落试验、堆码试验、封闭器装配、质量检验、内外表面保护层质量检验和外观质量检验。有关具体的试验方法我们将在第九章详细讨论。
4、检验规则
新标准对钢桶检验规定了出厂检验项目和型式检验项目两类。出厂检验规定了以班产量为一检验批,按GB2828,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对样本单位和批进行检查水平和缺陷分类表判定规则判定。型式检验即对新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部检验,并规定型式检验为周期性检验,按GB2829,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对样本单位和试验组,按缺陷分类表和,判定规则进行判定。有关具体的检验项目及抽样方法也将在第九章详细讨论。
5、 标志、运输、储存
新标准规定钢桶必须压印标志,且压印标志必须在桶顶边沿。标志的内容及排列详见图1-7。钢桶系薄壁容器,新标准规定在运输,装卸中应尽量避免撞、摔和滚动,以免影响钢桶质量和产品安全。新标准还规定钢桶不宜露天堆放,堆码时底层应置垫层。其目的是要求钢桶储存堆放应妥善僳管,置放堆码适当,以保护钢桶。

图1-7 钢桶标志
三、附录
新标准有一附录,即附录A《钢桶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该方法是为了检验钢桶表面涂层质量而提出的,是参考国际标准IS0/2409《涂料和清漆的划格试验》制定的,该方法已为我国制桶企业及检测部门所接受。具体测定方法我们将在第九章进行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