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工(中级技能培训教程)
第一章 常用制桶设备和操作技术
第七节 桶口件成形
1. 7.3 桶口件成形操作技术
桶口件成形加工所用的设备一般都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机加工设备,因而产品质量最主要的是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机床本身的加工精度;二是刀具的形状以及精度。我们在操作这些设备进行桶口件成形加工时也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主要环节。关于桶口件成形加工中所用的刀具,我们将在第二章详细讨论,在操作时有关刀具的问题,我们只提出造成某种缺陷的因素,不作具体展开。有关具体问题可参阅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一、专用车削机床的操作
专用车削机床是全自动加工设备,从自动上料到车削,一直到夹头松开,自动下料都由机床分配轴上各个凸轮自动控制。操作工人只需开、停机并在料斗内加足坯料就可以了。但是这仅仅是在正常平稳生产状态下的日常工作,在生产实际,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操作工人加以解决。
1、修磨车刀
正因为车削机床加工是全自动的,所以其加工速度快、频率高,因而车刀磨损也就很快。车刀的修磨就成为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车刀的迅速磨损会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因而车刀是否需要修磨,可以直接从产品加工质量上反映出来。一般如果车削面的高度尺寸超差或内圆表面尺寸超差,则可基本上断定此时车刀己磨损过度,必须修磨了。当然,千万不能在尺寸已经超差时才修磨车刀。因此,在操作时必须密切注意加工产品的质量,在接近极限尺寸时就应该把磨损了的车刀换下来进行修磨。另外,车刀要多准备一些,以便更换修磨时不影响机床的连续加工。
2、调整机床定位
在专用车削机床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加工偏心现象,则可断定机床定位出现误差。此时,必须调整机床定位装置,使其恢复定位精度。加工偏心现象是由加工产品质量反映出来的,必须随时引起注意。
二、攻丝机的操作
攻丝机除了上、下料需人工操作外也是自动加工的机床。因为攻丝机一般是多工位机床,所以操作时要注意上料的间隔及均匀性。攻丝机的下料是数十个加工完毕后一起采用快换夹头实现的,因而要掌握下料的时机以及速度。此外,与车削机床一样,也要从加工产品的质量上找出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加以解决。
1、螺圈烂牙
造成烂牙的主要原因是加工刃具——丝锥磨损过度变钝了或是丝锥刀刃中有粘屑。此时必须修磨丝锥或除去刀刃的粘屑。另外,加工螺圈的金属材料太软,塑性大也会造成烂牙现象。因比,必须及时反映情况,更改加工材料。
2、加工滑牙
在本来就比较软的螺圈加工材料上,丝锥在一定压力下切出螺纹后就应该及时消除这个压力,如果继续施加压力,就会出现滑牙现象。这主要是复位弹簧出间题或凸轮松动造成的。此时,需要重新安装调整好复位弹簧或调整紧固凸轮,以消除滑牙现象。
3、螺孔歪斜
产生螺孔歪斜,即俗称“歪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丝锥位置不正或丝锥与螺孔不同轴。改善措施是调整丝锥位置,使其与工作台面保持垂直,与螺孔保持同轴。
4、螺纹中径尺寸偏小
这是丝锥磨损过度造成的,此时必须修磨或更换丝锥才能解决上述缺陷。
三、滚丝机的操作
滚丝机与攻丝机相仿,上、下料也由人工操作。不同的是滚丝机是单工位机床,是一个一个上、下料工作的,采用操纵手杆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滚丝机操作时,也可以将产品质量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桶塞破裂
造成捕塞在加工过程中破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大小滚轮对刀不准,即大小滚轮的螺距没有对准;二是大小滚轮之间的间隙过小;三是小滚轮的倒角太小。这三个原因只要存在一个就会出现桶塞破裂现象。因此一且发生这种情况,就必须检查原因,对症下药。或调整大小滚轮的位置,使官们螺距对准并有适当的间隙,或修磨小滚轮使其有适当的倒角。
2、桶塞螺纹的中径偏小
这主要是大滚轮磨损过度或大小滚轮之间的间隙太大造成的。此时,需要修磨或更换大滚轮或调整大小滚轮间的轧制间隙,使螺纹中径符合工艺尺寸要求。
3、桶塞螺纹不光洁
桶塞螺纹的表面租糙度一般由大滚轮本身的表面质量及精度决定的。所以造成螺纹表面不光洁的主要原因是大滚轮磨损过度造成的。只要修磨或更换大滚轮,就能保证轧制螺纹表面的光洁平整。
复习题
1、专用车削机床是怎样工作的?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攻丝和滚丝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区别?
3、如何调整滚丝机,使产品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4、自动上料装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应用在哪个加工环节上?为什么?
5、螺圈、桶塞加工中有哪些常且缺陷?可相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