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跟我学》
主讲/辛巧娟

第三十二讲:PDCA管理
一、PDCA的含义
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是由休哈特(Walter Shewhart)在20世纪30年代构想,随后被戴明(Edward Deming)采纳、宣传,获得普及,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探入,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为四个英文单词缩写,其所代表的含义为:
P(Plan)——策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Do)——实施,按计划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评估过程业绩;
A(Action)——改进,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过程业绩。
之所以将其称之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
二、PDCA的模式
PDCA循环将一个过程抽象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阶段任务和目标,四个阶段为一个循环,通过这样一个持续的循环,使过程的目标业绩持续改进螺旋上升。一切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好像一个“车轮”,车轮的四条轮辐就是PDCA。有关PDCA循环的基本模式、持续改进模式、大小循环嵌套模式、及PDCA的8个步骤如下图:

三、ISO的PDCA
由于PDCA持续改进循环把相关的资源和活动抽象为过程进行管理,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每一项活动,不论多么简单或多么复杂,都适用这一持续改进循环。小到车间现场一个问题的解决改进,大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PDCA都无处不在。PDCA过程模式被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MS)、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EMS)等国际标准广泛采用,是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模式。
下图为ISO14001管理体系模式(PDCA循环——持续改进)。该模式充分说明了PDCA循环的实际应用,现场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可参考图中各要素的实施。

四、步骤和方法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全员参与管理,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搜集大量数据资料,以QC7工具及工业工程(IE)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对各种要素尽可能地量化,不能量化的部分要标准化,即形成制度。PDCA各步骤实施的主要方法如下表:
PDCA管理实施步骤与方法
阶段 |
步骤 |
主要方法 |
P |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 |
分析影响因素,找主要原因 |
因果图、排列图、关联图 |
寻找解决方案, 优化方案 |
头脑风暴、水平对比、试算平衡 |
制订详细计划 |
流程图,5W1H |
D |
执行落实计划 |
检查表、反馈表、雷达图 |
C |
检查计划执行效果 |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 |
A |
总结经验,制定标准 |
规章制度化 |
提出新问题,进人下个PDCA |
|
五、前PDCA管理
在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中,产品是过程的结果,即一组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结果可以预期的,也可是非预期的。质量管理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在现场管理中执行PDCA时,结果不一定就是计划所期望的。为更有效更顺畅地运转PDCA,我们须对过程的结果(期望的、不期望的)进行预警管理,即前PDCA管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