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的两个主要功能是维持标准和改进标准,维持是对现有的人机料法环信和QCDMSS所交织的复杂状况的保持,保证每个人都能按照标惟的作业程序来工作。然而现场运行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偏离标准、偏离预定结果的异常发生,比如生产的产品界于合格与不合格的异常状态发生,制造人员出于工日/产量等个人利益,可能会将这种异常当作正常与合格,流入下道工序;比如试验品的试做与试生产;比如连续作业中突然停电,造成生产临时中断;比如生产过程中产品掉落等意外发生,当我们以逆向思维考虑正常流程中可能的意外,做到事先教育,事先预防,进行现场的异常管理?那么现场的维持会变得轻易许多,现场的改善也有更多的机会。
异常类别 |
具体事项 |
蓝色级别影响程度 |
黄色级别影响程度 |
红色级别影响程度 |
反馈方式 |
处置方式 |
处置担当 |
相关部门 |
反馈方式 |
处置方式 |
处置担当 |
相关部门 |
反馈方式 |
处置方式 |
处置担当 |
相关部门 |
材料异常 |
材料(治工具等)供应不足、生产中断 |
口头、电话 |
确定影响生产时间、生产调整、人员安排 |
制造班组长/管理人员 |
仓库、品质 |
|
|
|
|
|
|
|
|
书面 |
事后调查原因、确定责任人、改善措施 |
生管人员 |
制造、采购、仓库 |
|
|
|
|
|
|
|
|
受检查时,材料不良 |
书面 |
材料不良率与平常相当,通知采购/外协 |
品质班组长 |
仓库、采购、生管 |
口头、电话、书面 |
材料不良首次发生、或批量不良超过平常2倍,通知品质管理人员调查原因,通知厂家 |
品质管理人员 |
仓库、采购、生管 |
口头、书面、会议 |
当批量不良有可能影响生产时,或不良严重异常,通知厂部,召集相关部门对策会议 |
品质主管 |
生管、制造、采购、厂家 |
生产使用中发现材料不良 |
品头、电话、书面 |
少量、不影响生产时,不良材料隔离、制造/品质当班班组长协调确认 |
制造/品质当班班组长 |
品质、他库 |
品头、电话、书面 |
材料不良,影响生产,但仓库有库存时,报告管理人员,安装临时领料,事后调查原因 |
制造管理人员 |
仓库、品质 |
|
|
|
|
安全异常 |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
口头、电话、书面 |
轻微皮外伤,联系行政科/保卫,使用急救箱药品,报告部门主管 |
当班班组长、管理人员 |
行政科/保卫 |
|
|
|
|
口头、电话 |
发生流血不止、晕倒、无法判定伤势等,通知保卫/车队/医院,急送医院 |
当班班组长/管理人员 |
保卫/车队/厂部 |
|
|
|
|
|
|
|
|
书面 |
事后调查原因,确定责任人,改善措施 |
部门主管 |
总经理 |
火警、爆炸、泄漏 |
|
|
|
|
|
|
|
|
口头、电话 |
人员紧急疏散,通知保卫/消防,有能力时可自救,消除事故源 |
当班班组长/管理人员 |
保卫/设备/厂部 |
|
|
|
|
|
|
|
|
书面 |
事故排除后,消点人员/设备/产品,统计损失,调查原因,确定责任人,改善措施 |
部门主管 |
总经理 |
停电 |
|
|
|
|
品头、电话 |
紧急联络保卫/设备,人员撤离现场;短暂停电双恢复后须确认环境、设备、物料状况再生产;停电恢复时间不明、安排人员产品/材料包装 |
当班班组长、管理人员 |
设备/保卫/厂部 |
|
|
|
|
|
|
|
|
书面 |
事后调查原因,改善措施 |
设备科 |
厂部/总经理 |
|
|
|
|
设备异常 |
设备运转发生异音、异味、过热等 |
口头、电话 |
设备停机,初步检查原因;通知设备科/技术科,原因调查、排除异常 |
当班班组厂/管理人员 |
设备、技术 |
|
|
|
|
|
|
|
|
设备运转撞机 |
|
|
|
|
品头、电话、书面 |
设备停机、通知设备/技术人员调查处理,书面反馈上级;故障排除后,设备/技术书面报告;产品品质如严控制确认 |
设备/技术人员 |
制造/品质、厂部 |
口头、书面、会议 |
设备维修调试后品质不稳定,技术科/品质科认为须召集相关部门对策会议 |
技术/品质主管 |
制造、设计、设备、生管、厂部 |
设备不稳定,产品时好时坏 |
品头、电话 |
在调整权限内,生产骨干/班组长进行调整、品质加严控制 |
当班班组长/管理人员 |
技术、品质 |
品头、电话、书面 |
产品不良率超过平常3倍,生产停止,通知设备/技术,排除异常;产品品质加严控制确认;制造/品质出书面报告 |
设备/技术人员;制造/品质人员 |
技术、品质、厂部 |
|
|
|
|
质量异常 |
产品异常(不良)首次发生 |
口头、电话、书面 |
联络品质人员初步判定原因,后续观察不良发生率;报告上级 |
班组长、品质人员、管理人员 |
品质、技术 |
口头、电话、书面 |
异常率超过平常不良水平2倍,生产停止;通知品质、技术、调查原因、排除异常;确定后续生产安排;品质出书面报告 |
制造/技术/品质人员 |
技术、品质、生管 |
口头、书面、会议 |
产品异常判定为不良,召集相关部门对策会议 |
品质主管 |
制造、技术、设计、设备、生管、厂部 |
产品合格率偏低 |
书面 |
合格率低于质量警戒线,书面报告 |
班组长 |
品质 |
口头、电话、书面 |
产品不良率超过平常3倍,生产停止,通知品质/技术,调查原因,确定后续生产安排 |
制造/技术/品质人员 |
技术、品质、生管 |
口头、书面、会议 |
产品不良率连续多天偏高,召集相关部门对策会议 |
制造/品质主管 |
品质、技术、设计、厂部 |
产品异常批量发生 |
|
|
|
|
口头、电话、书面 |
异常率超过平常不良3倍,生产停止、通知品质/技术,调查原因;确定后续生产安排 |
制造/技术/品质人员 |
技术、品质、生管 |
口头、书面、会议 |
产品异常连续多天发生,召集相关部门对策会议 |
制造主管 |
品质、技术、设计、厂部 |
生产异常 |
各种原因,造成生产中断 |
口头、电话、书面 |
生产中断2小时,调查原因书面反馈,生产巡排 |
班组长 |
品质 |
口头、电话、书面 |
生产中断可能8小时内,通知上级,调查原因,生产安排 |
制造管理人员 |
品质、生管 |
口头、电话、书面 |
生产中断可能超过8小时,通知厂部,调查原因、生产安排 |
制造主管 |
品质、生管、厂部 |
其他 |
由异常发现者,反馈上级,判定异常对人员、产量、质量、设备、环境等的影响程度,由上级处置相关对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