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跟我学》
主讲/辛巧娟

第二讲 现场管理的对象和目标
一、现场管理的对象(4ME1)
现场管理的对象(4ME1)有一个简单的分类,就是人(人员)、机(机器)、料(物料)、法(方法)、环(环境)、信(信息)。这是管理工作、安排工作的好思路,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不要说“原来就一直是这么做的”。生产的日常管理主要就是通过现场管理,从细微之处发现“人、机、料、法、环、信”存在的问题,从习以为常的流程、制度、管理盲点中发现问题,发现隐患,并进行持之以恒的改善,这是现场管理的价值。
1、人员管理
现场管理的第一对象就是人,也就是生产操作人员。人员是所有要素的核心,设备由人操作,材料由人使用,规章由人遵守,环境由人维护,信息由人传递。管理的根本其实就是“人”的管理,不少企业把员工定义为“工具“,甚至认为是机器设备的附属,想方设法利用其来创造利润,另一方面,又把员工视为“成本”,是企业的减利要素,千方百计节约人力成本,以命令及控制的模式管理企业,员工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成不了气候,现场管理也将乱成一团。要管理好“人员”,首先管理者必须扭转观念,以全员参与的理念了解员,关心员工,培训员工,帮助员工,开发员工,提升员工,从而提升现场生产水平。
要充分挖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质量意识,提高人员团队配合协助精神,发挥班组整体功能,提高班组的战斗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讲究科学管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原则,去了解去关心人员的心理状况、人员的心理素质、人员的体质、人员的家庭情况等等,对于每一个人,每个不同的情况,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使每个操作人员都呈现出其最佳工作状态,做到以厂为家,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主动去做,从而出色地完成其本职工作。
进行人员管理,不仅对员工所担负的工作内容进行培训指导,使每个部下掌握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计划地进行多岗位培训,培养全能工,挑选那些接受能力强,好学上进的操作人员进行培养,有计划地对其进行不同产品、不同工序的培训,并使其与一般操作人员的待遇适当分开,发挥其全能工的积极性。从而使现场工作任务的安排分配游刃有余。
进行人员管理,必须建立合理的健全的绩效奖惩制度,奖励优秀是为了激励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惩罚恶行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符合最低的工作要求及标准。现场人多事杂,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要形成一种高效的、团结的、积极的、认真的工作风气,促使全体人员共同完成任务曰标,制定一套符合现场实际的奖励与处罚制度作为基础,将使现场管理如虎添翼。
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提出了各种设备管理理论和模式,如后勤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全员生产保全(TPM)等等。TPM是国内外企业推行最多的体系。
TPM起源于美国,从BM(事后保全——设备出现故障以后采取应急措施的事后处置方法),到PM(预防保全——在设备出现故障以前就采取对策的事先处置方法),到CM(改良保全——延长设备寿命的改善活动),到MP(保全预防——为了制造不出故障不出不良设备的活动),最后将以上BM、PM、CM、MP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称之为“生产保全(Productive Maintenance , PM)”,从此找到了设备管理的科学方法,美国的设备管理利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20世纪70年代,日本将美国的PM发扬光大,创建了“全员生产保全(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
TPM已经发展成非常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也就不多赘述,这里只简单地讲述根据企业现有条件,通过现场改善来达到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目的。现场管理的设备指一切与生产相关的机器、仪器、测量设备、工具、备件等。
自主TPM活动 |
自主保全 |
清扫即点检的6S
设备保养标准化
目视管理的应用
自主管理体制化 |
自主改善 |
员工自主扣案活动
改善课题小组活动 |
6S活动可以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场所,包括干净整洁的设备设施。6S明确了在用设备与闲置设备,明确了设备的存放和清扫要求,有利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规范了设备管理制度,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和效率,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清扫的过程就是点检的过程,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是一个和设备进行“亲密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设备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滴漏油、螺丝松动、电线发黄等等。对这些不良现象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预防了故障的发生和扩大。因此设备的6S和设备的维护可以由操作人员一起承担。
制订详细的设备保养维护规程,使设备保养标准化规范化,既可当作操作人员的设备使用保养的培训教材,同时把设备的维护保养日常化,便于操作人员的及时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确认。比如生产操作结束后的清沽,规定用什么方法,用何种洗涤剂,用什么样的抹布,清洁到什么程度,同时将各项目作成表格,每次实施后要加以记录。如为避免未能按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针对机器设备润滑油、过滤器、皮带等消耗品的更换,在设备旁张贴注明需要更换的消耗品的型号、数量、更换标准、上次更换时间和下次顽计更换时间等内容。
目视管理就是使管理可视化,做到一日了然。应用目视管理,对设备的管理状况加以改善,暴露了问题,提高了效率,取得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效果。充分标示设备的正常异常状态和参数,如仪表的正常异常范围、开关的正常异常位置、阀门的开闭状态、液位的上下限标识等等。将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揭示出来,起到提示和监督的作用,避免由于疏忽而引起工作失误,如上述的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以及张贴的消耗品更换要求等。
自主管理活动是指生产一线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对“我的设备、区域”进行保护、维持和管理,实现生产理想状态的活动。具体来说是通过对设备基本条件(清扫、加油、紧固等)的整备和维持,对使用条件的遵守,零部件的更换、劣化的复原与改善,培养熟悉设备并能够驾驭设备的操作能手的活动。通过自主管理,不但可以保养设备,而且可以感知到设备和工艺的异常,从而及早采取对策,避免故障或不良的发生。纠正了操作人员“出现故障就埋怨设备部门没做好,或者设备本身有问题,我们生产人员没有关系或责任”等等不正确的想法。避免了“生产部门只管生产,设备部门只管维修”等引起的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通过生产员工自主管理,可以使设备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定期检查、早期修理等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和生产综合效率。建立自主管理体制化,使清扫、加油、紧固、点检等日常保全业务变成操作人员的本职工作,不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自愿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通过公司制度化的提案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问题意识和改善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积极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备之处,自己动手加以改善。鼓励员工开动脑筋,重视对发生源的解决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染物不仅造成环境脏污,而且是设备劣化的根源,必须加以解决。员工是设备的使用者,往往对设备也最熟悉,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将有效提高现场设备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改善生产效率,须从企业经营的高处着眼开展重要课题改善活动,以追求生产系统的效率极限(损耗为零、浪费为零、事故为零、不良为零等等)为目标,以自愿形的QC小组形式,或以强制性的行政主导小组展开TPM活动,持续推进TPM活动。行政主导型小组活动是与现有的行政架构兼容的小组活动,如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长、科长为成员组成的高层小组;各部长、科长为组长,科员、班长为成员组成的中层小组;科员、班长等为组长,以现场员工为成员组成的基层小组。
3、物料管理
物料是构成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物料作为变动成本,现场管理的控制变得很重要。各种原材料又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材料保管不当使用不当,将使生产品质造成波动。现场的物料包括原料、辅料、消花品、在制品、成品等。
通过6S活动,现场能及时发现存放于各岗位工序的各种滞留物料,不仅有利于车间现场的整洁,也有利于减少物料丢失和浪费,节约成本。通过物料的定置、定位、定量的合理存放,可有效地控制库存、保证质量。通过物料的定期(每周/每月)盘点,可精确地把握生产运行的结果。对异常消耗的分析,控制物料的单耗、物料的损耗,是现场工作改善的重要方向。
4、方法管理
这里的方法包括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文件,现场作业流程规范,检验规范标准,测量方法规范,以及各项记录表格等。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圈,现场管理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现场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定额、标准、原始记录、生产日记、班组统计资料,使现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责任到人的原则,细化岗位责任制、细化考核标准,把现场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量化到人, 使每位员工明臼当班应干什么、按什么标准于、达到什么效果,使现场任何一项工作、一件事、一件物品都处于有序的管理状态,形成环环紧扣的责任链,做到奖有理,罚有据,从而保证现场生产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现场生产操作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每一流程都须有详细的作业标准,并形成书面化,现场公布张贴,该作业规范可以看成是现场生产工作的“法律”,它是每个操作人员的工作准则,也是判定作业正确与否的依据所在,同时它还是建立品质保证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操作员工认真严格地遵守作业标准,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且当异常发生时,也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现场改善。
5、环境管理
环境是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的空间,现场就是一个环境。环境就像空气一样存在, 也像空气一样让许多人都忽略它的存在,没有环境管理的概念。然而环境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坏的环境将是影响工作热情员工士气的杀手,环境是公司的门面,环境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6S是管理现场环境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影响环境的污染源的管理,不仅保持了整洁的现场环境,而且能有效地控制异常、提高质量。
某些生产工序对环境的温湿度、清洁度等有严格的要求,则必须认真做好日常的点检记录,对维持环境的设备仪器要与加工产品的设备同等对待。
6、信息管理
“人、机、料、法、环”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产的五要素,也是质量管理的五要素。但在当今的现代化生产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无处不在,信息如何传递,如何分析,如何利用,从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现场管理改善的机会,这是一流现场管理的表现。信息沟通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任何事务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但为啥做、怎么做、会做吗、做得怎样都必须进行信息沟通反馈。观念、制度、方法必须通过信息沟通才能有效地传达。自我、他人、环境(组织/社会)为一体则必须是信息沟通来包容,信息包含了记录。

每个人的每一天工作都离不开沟通,人际间的相互交往,与上级、下属、同事及周围的人之间的协调,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开展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届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分工合作更为协调一致,保证整个组织体系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也可使组织与外部环境更好地配合,从而增强应变能力,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信息是各部门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指令、安排、计划、状况、问题、结果,即流程中的各类输入、输出的文字语言。信息的反馈沟通是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的信息向上级汇报、向平级部门同事通报、向相关部门协商、向下级指令安排。
信息的沟通有正式渠道沟通和非正式渠道沟通(小道消息),为了加强沟通, 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组织内外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或员工,有必要将组织内各类信息沟通内容以一览表的形式予以整理规范,保证信息的通畅到位。
沟通内容 |
沟通时机 |
沟通方式 |
申报(发现者) |
审核(调查) |
审核(确认) |
复审 |
批准 |
通报部门 |
执行部门/人员 |
备注 |
业务类别 |
具体事项 |
|
|
▲ |
△ |
○ |
◎ |
☆ |
× |
√ |
采购申请 |
采购预算 |
第月28日前 |
书面表单 |
相关部门 |
部门主管 |
|
|
厂长 |
采购科 |
|
固定资产类须总经理批准 |
采购申请 |
需求发生时 |
书面表单 |
相关部门 |
部门主管 |
|
|
厂长 |
采购科 |
|
购物申请单是物资采购的依据 |
无预算采购申请 |
需求发生时 |
书面表单 |
相关部门 |
部门主管 |
厂长 |
财务科 |
总经理 |
采购科 |
|
5000元以上须总经理批准 |
物资调研 |
需求发生时 |
书面表单 |
相关部门 |
|
|
|
|
部门主管 |
采购科 |
|
其他业务 |
文件制定 |
文件制定时 |
书面表单 |
指定人员 |
科室主管 |
|
|
厂长 |
|
|
|
工作周报 |
第周六前 |
邮箱、书面 |
相关人员 |
科室主管 |
|
|
|
|
|
|
工作月报 |
次月5日前 |
邮箱、书面 |
相关人员 |
科室主管 |
|
|
厂长 |
|
|
|
其他临时业务 |
发生时 |
各种方式 |
相关人员 |
科室主管 |
|
|
厂长 |
|
|
|
二、现场管理的目标(QCDMSS)
现场管理的目标(QCDMSS)的一个简单分类,就是Q(质量),C(成本),D(交货期),M(士气),S(安全),S(技能)。实际上产品的质量成本交货期是客户所真正关心的,也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竞争能力的核心表现。产品是在现场做出来的,因此QCD是现场必须追求的目标,但产品是人生产的,产品的QCD也是人来保证的,因此现场人员的士气安全技能也是现场管理必须追求的目标。
什么是QCDMS?即品质(Quality)、成本(Cost)、交货期/产量(Delivery)、士气(Morale)、安全(Safety)、技能(Skill)。
什么是4MEI?也即人员(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信息(Information)。
什么是现场管理?就是以QCDMSS为目标,进行人机料法环信的管理。
人员有QCDMSS。人员的学历,人员的经验,人员的素质修养,人员的文明仪容,人员思想观念,人员的工作态度,人员的作业水平,人员的工作能力,人均产值,人均利润,人员工资,工作效率,工作达标度,人员提案率,人员配合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工作困扰度,人员的精神状态,员工受训率,人员出勤率,人员流失率,工作激励度,人身安全度等。
机器有QCDMSS。设备能力,设备精度,设备折旧,设备性能价格比,设备稳定性,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转率,设备加工率,设备操作的安全性,设备保养状况,设备故障率,设备老化程度,零部件更换度,设备维修及时性,产品质量相关性,设备监测系统,设备存放的安全性等。
材料有QCDMSS。材料质量,材料的保质期,产品合格率,产品返下率,单位耗量,原料节约程度,替代品状况,材料利用率,材料流转率,材料性能价格比,制品(对下工序)提供准时性、充分度,出口完成度,材料到货及时性,材料的标识性,材料库存度,材料搬运安全性,材料存放安全性,资料文件的安全等。
方法有QCDMSS。工作方法的效率,工作方法的合理性,工作方法的先进度,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工作方法的安全度,工作方法的针对性,作业的适用范围,作业方法的执行度,作业方法的规范性,作业违章率,方法的掌握度,作业理解力,制度的公平性,制度的系统化等。
环境有QCDMSS。环境的硬件状况,环境的维护度,空气清洁度,环境的照明度,温湿度的变化,环境的污染度,俗执行度,环境恶化度,环境控制点, 空间的合理性,环境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的健全,安全通道的畅通等。
信息有QCDMSS。信息沟通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准确度、可靠度,信息接收的有效性、及时性、完整度,信息传递的干扰性、偏差度、失真度、过滤度,信息沟通的方式、时机、手段、途径、背景,信息沟通的内容、格式、结构,信息沟通的费用、成本,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信息沟通的水平、深度、信息沟通的空间、距离、层次等。
反过来:品质与人机料法环信密切相关。成本与人机料法环信密切相关。交期与人机料法环信密切相关。士气与人机料法环信密切相关。安全与人机料法环信密切相关。技能与人机料法环信密切相关。
现场管理有时候让你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现场管理有时候让你觉得简单枯燥,无事可干。而真正的现场管埋必须以人为中心,培训一流的人员,从而建立一流的现场、创造一流的企业。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