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
主讲/辛巧娟

第三讲 设备日常点检作业
日常点检作业是设备点检作业中最基本的作业,是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书,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视,掌握设备在运行中的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开展自主保全活动,树立自己的设备自己保护的观念,按规范化、标准化进行作业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本讲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设备点检概念、作用和意义。
(2)懂得设备点检种类,掌握日常点检的方法和手段。
(3)会熟练使用设备日常点检的常用工具和检具。
(4)会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
(5)会填写设备日常点检表。
一、设备点检概念、作用和意义
1、设备点检概念。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2、设备点检的作用和意义。
设备点检是一种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推行全员参与设备维护管理。其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设备点检制度能使设备隐患和异常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2)由于每项检查作业都有明确、量化的检测评定标准,既保证了每次检查和维护的质量,使突发性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又减少了事后抢修工作量,有利于增加生产和降低维修费用。
(3)设备点检工作目标明确、考核具体、管理规范,有利于设备操作者进行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停机率。
(4)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资料档案,便于信息反馈和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5)最重要的是改变人的意识,按规范化、标准化进行作业,养成良好职业行为,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己的设备要自己保护的观念以母亲照顾婴儿的立场来看护设备,如图3-1所示成为一位设备意识强烈的操作者。

图3-1 以母亲照顾婴儿的立场来看护设备
二、设备日常点检的方法和手段
1、日常点检的方法和手段。
根据点检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好的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一经部门确定后,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改动。
日常点检其方法主要以采取视、听、触、摸、嗅五感为基本方法,有些重要部位要借助于简单仪器、工具来测量或用专业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
(1)用视觉方法进行的点检:
·仪表。掌握各仪表(包括电流、旋转、压力、温度和其他)的指示值以及指示灯的状态,将观察值与正常值对照。
·润滑。观察润滑状态、油量、漏油及污染。
·磨损。设备的损伤、腐蚀、磨损蠕动、堵塞及其他。
·清理。设备及周围的清洁。
(2)用听觉方法进行的点检。检查有无异常声音,充分掌握设备日常正常运转状态下的声响。
常见的异常声响如下:
·碰撞声。紧固部位螺栓松动、压缩机金属磨损。
·金属声。齿轮咬合不良,联轴器轴套磨损,轴承润滑不良。
·轰鸣声。电气部件磁铁接触不良,电机缺相。
·噪声。 ( “喳——喳——”的周期响声)泵的空化,鼓风机的喘振。
·断续声。轴承中混入异物。
(3)用触觉方法进行的点检:
·温度有无异常:
手感温度,即感觉与体温程度相当的温度大约在30~35℃的范围内;浴水温度为40℃左右;
手摸能忍耐数秒钟的温度为60℃左右;
手摸不能忍耐的温度为70℃以上.
·有元异常振动:
充分掌握正常运转状态下设备的振动情况;
发生振动的原因,多半为往复运转设备的紧固螺栓松动以及旋转设备的不平衡等;
高速运转的设备若发生振动,将导致设备破坏,故应特别加以注意。
(4)用嗅觉方法进行的点检:
电机、变压器等有无因过热或短路引起的火花,或绝缘材料被烧坏等;药剂、气体等有无泄漏。
三、日常点检的常用工具和检具
在进行设备的点检作业中,有些重要部位要借助于简单仪器、工具来测量或用专业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常用的工具和检具如下:
1、常用的工具有扳手、螺丝刀、油枪、油壶等。
2、常用的检具主要是人的“五官” 。
如进行机械压力机的日常点检用到的工具及方法:
(1)移动工作台传动机构的防护罩板的紧固连接螺钉松脱,防护罩板可能掉落,影响安全,点检发现后,必须及时用螺丝刀或扳手紧固螺钉。
(2)各压缩空气气源管路中三联件的油滤器缺油,影响气控阀的阀芯润滑。点检发现后,必须及时用油壶盛油加注到油滤器里。
(3)各压缩空气气源管路的气压是否满足生产工艺压力值,通过设备上已安装的压力表进行点检。若发现气压偏定,必须及时调整气压。
(4)启动主电机后,通过设备上已安装的电流表进行点检,检查电流值是否正常。
四、积极开展自主保全活动
自主保全活动就是以设备操作员为主,为实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为目标,开展设备维护保养活动,通常分为七个阶段来进行,见表3-1促进设备操作员自我成长,如图3-2所示,以成为一名设备意识强的企业员工。
表3-1 设备操作者自主保全七阶段的活动内容
阶段 |
阶段名称 |
活动目的 |
主要活动内容 |
1 |
清扫点检 |
通过接触设备,去体会“清扫就是点检”,使设备免受强制性劣化影响 |
·以设备主机为中心,彻底清除垃圾、污垢
·发掘设备缺陷、品质不良源等不良状态后,挂标签;修复异常后,取标签
·整理设备周围的不要、不明、多余物,保持整洁 |
2 |
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
改善污垢发生源和清扫点检困难部位,缩短作业时间;
通过亲身的小改善体会成功的喜悦,培育改善的意识 |
·通过查找灰尘、污垢的发生源并防止飞散、改善加油、加固等的困难部位
·进行不良、故障解析并采取对策
·进行看得见改善内容和效果的活动 |
3 |
清扫点检、加油标准的拟订 |
制定设备维持管理和5S的标准,并彻底遵守;防止发生设备强制性劣化 |
·制作短时间内可以正确清扫点检、加油的行动标准;完善设备维持基本条件
·建立防止再次发生不良、故障的体系
·有效实施设备周围的整理、整顿 |
4 |
教育、总点检 |
进行点检技能培训和设备的总点检,找出微缺陷并改善,培养设备意识强的操作者,大幅度降低不良和故障 |
·进行保全员对班长,班长对操作者的传承教育
·制作总点检检查表,找出并改善设备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点
·实施设备的目视化管理
·推进设备的个别改善 |
5 |
自主点检 |
制定以零不良、零故障为目标,明确与保全部门之间作用分担的点检基准,根据点检检查表切实点检进行自主管理 |
·对照保全部门和制造部门双方的点检标准,明确作用分担
·进一步了解设备和质量的关系,充实小保全
·充实班组争先活动和介别改善活动
·达到降低设备不良和故障的目标 |
6 |
整理整顿 |
进行人、物品、设备、方法、信息等各种现场管理项目的标准化,提高包含了作业在内的综合性效率 |
·重新布置周边机器、工夹具、物品的流程等
·彻底并重新认识作业标准化
·最大限度地缩短准备、调整时间
·降低库存 |
7 |
自主管理 |
旨向打造最强操作者的制造现场;亲自决定目标,向极限挑战;打造出最高、最强的现场 |
·通过反复开展1~6阶段的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内容的水平
·选择符合企业目标、经营方针的高水准的小集团活动、自主管理自已的工作 |

图3-2 自主保全活动流程
五、机电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书和点检表
《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是指导作者进行设备日常检查的指导性文件。
《设备点检表》是由点检者根据《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项目,在规定的周期内对设备进行检查结果的记录,是反映设备具体状态的记录性文件,是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资料的积累。
日常点检的作业内容比较简单,作业时间也较短,一般可在设备运行前、中、后进行,所以对生产影响不大。日常保养是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对于重点设备或主要设备,日常点检与日常保养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时间相近,两者的工作是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障了设备的全面“体检”,使设备得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中去。
1、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样式见表3-2。
表3-2 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2、设备日常点检表样式见表3-3。
表3-3 设备日常点检表

六、设备日常点检实施流程图
为了快捷、方便、一目了然地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制定设备日常点检实施流程,如图3-3所示,供企业员工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开展设备日常点检工作。

图3-3 设备点检作业实施流程图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