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
主讲/辛巧娟

第二十四讲: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下)
四、示范设备管理建设
在企业内选出示范设备,以生产技术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等组成TPM小组,为提高设备效率进行个别改善,以实际典型示范效果带动整体设备效率的提高。个别设备提高的步骤见表24-6。
表24-6 个别设备提高的步骤

五、设备自主维护的内容
实施自主维护(保全)的七个步骤(阶段):①初期清扫;②发生源及困难部位对策;③制定自主保全临时基准;④总点检;⑤自主点检;⑥标准化;⑦自主管理,如图24-2 所示。

图24-2 自主维护(保全)的七个步骤
1、初期清扫是:
首先,要做基础清洁,清洁的必要性是了解机器构造和污染物的位置,了解机器的弱点和弱点的补救方法,只有在干净的机器和设备上才容易找出问题所在,清洁是改进的前提。
清洁时,要关注设备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位(部件),如螺丝、污物、削屑、油等,清洁的同时应拧紧螺丝,发现并修正误差(如油标),找出问题所在。
清扫就是点检,把垃圾、灰尘、异物等脏东西清除掉,用五官和直觉发现任何异常,并找到问题的发生源。
2、发生源及困难部位对策如图24-3所示。

图24-3 发生源及困难部位对策图
3、实行基础维护的标准化(维护标准、点检标准等)。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当前最佳的方法解决,制定解决问题的标准,根据六大损失原因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然后制定维护标准和点检标准,如标准的持续完善、失败事例的总结和运用等。
4、总点检、自主点检和标准化。专业点检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根据制定的点检标准对设备点检,在点检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完善维护标准和点检标准。
5、自主管理。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和专业维修人员根据企业制定的《全员生产性维护手册》、《设备维护管理程序》等制度自觉地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点检和维修等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持续改善,达到对设备的自主管理。
六、计划维修的主要内容
计划维修工作主要以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组成指通过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以使停机时间减小到最低程度。
1、预防维修。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所进行的维护活动,主要包括两项基本活动:①周期性检查;②有计划地修复检查出来的设备性能劣化。
2、预知维修。指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中广泛采用监测系统,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适当维修。
七、设备点检的概念和内容
设备点检是为了维护设备所规定的机能,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标准通过直观或检测工具,对影晌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外观、性能、状态、精度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测。
1、设备点检周期的确定。点检项目的周期确定,根据操作、维修两方面经验及设备故障发生状况等适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点检周期包括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等形式。
2、点检标准确定。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断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要有明确的数量标准。
3、点检记录及结果分析。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定时、定标记录,然后对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应定期进行系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意见。
八、点检制定义
点检制是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点检制的医学内涵就像人要做身体检查一样,利用一些检查于段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和维修。每个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点检制度。
1、“三位一体”点检制和五层防护线:
(1)“三位一体”。指岗位操作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者结合起来的点检制度。
(2)五层防护线:第一层防护线是岗位操作员的日常点检;第二层防护线是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第三层防护线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第四层防护线是对出现问题进一步通过技术诊断等找出原因及对策;第五层防护线是每半年或一年的精密检测。
2、点检制的八“定”特点:
①定人。设立操作者兼职和专职的点检员。
②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③定量。对劣化侧向的设备进行定量化测定。
④定周期。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⑤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⑥定计划。做出作业卡、指导点检员沿规定的路线作业。
⑦定记录。定出固定的记录格式。
⑧定流程。定出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3、点检制要求要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并半年小结、一年全面总结,提出书面报告,确定未来工作方向,如图24-4所示:

图24-4 点检制的要求
4、点检的分类:
按点检的目的分:倾向点检、劣分点检;
按是否解体分:解体点检和非解体点检;
按周期和业务范围分:日常点检、周期点检、精密点检。
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对设备全员设备管理与维护日常采用的分类是按照周期和业务范围,对A类设备会采用倾向点检和劣化点检。
九、TPM的管理流程图(图24-5)。

图24-5 全员设备管理与维护流程图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