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
主讲/辛巧娟

第十七讲:开展设备改善活动
以改进设备薄弱环节,降低设备的损失,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的,进一步扩展到围绕产品而开展改善活动;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制造成本、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方面,到消除火灾、事故、环境危害的隐患之处,成为企业全员参与的改善活动。通过改善活动,提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的竟争力。
本讲学习目标是:
(1)了解改善工作的重要性。
(2)明确设备改善的主要方向。
(3)熟悉改善活动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要想取胜,其必备条件是维持设备的最佳状态,以保持品质、交货期、成本的最理想状态。
一、彻底消除浪费
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效果,必须努力实施设备改善,以消除浪费。设备改善维修也称改良维修,它是实施设备薄弱环节的改进、实行预防维修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改善的意义在于:
(1)能保持设备稳定性,精度不下降或延缓劣化。
(2)减少因机件劣化而造成的损失。
(3)及时消除设备的失效因素。
(4)尽可能地挖掘人、物、设备的潜力。
二、改善活动的内容
1、企业围绕产品开展改善活动,其主要内容有:
(1)对不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材料及消耗品等方面进行改善和节约。
(2)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环节;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3)改善工装模具、工位器具,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4)持续解决和改善每一工序质量问题进行动作研究,消除不必要的操作,实施“无为操作趋向于零”的连续改善。
(5)推进物料管理零库存的连续改善。
(6)实施各类堵漏活动,堵住漏水、漏油、漏气以及各种用生产介质的泄漏;从设计、工艺等各个环节减少原、材、辅料的浪费,减少非生产用品、办公用品的浪费。
(7)推进“危险预测”和寻找“事故隐患”活动,对危险点实施“警示标签”管理。
(8)组织结构扁平、精易化,理顺、简化管理工作流程。
(9)建立内部“客户”指针信念,步步传递指向外部客户服务。
2、设备薄弱环节改善工作的方向:
(1)研讨来自点检、生产、检修方面的故障报告和要点,并制定改进的对策方案,参与实施。
(2)参与解决设备故障项目的活动,推进改进故障的计划,制定设备薄弱环节改进方案及设计。
(3)改进没备维修标准,完善修改通用维修技术标准,包括给油脂标准、电气维护标准、试验标准以及法定检查标准等。
(4)设备图纸的完整和修改,设备故障信息的收集、分析、研讨。
(5)随时掌握设备状态情况,参加设备故障、事故的处理。
(6)参与设备更新、报废的预测和研讨,并参加设备定期检查。
改善活动的开展方法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点面结合,整体推进,评价激励,不断循环。
3、设备薄弱环节改善的部位:
(1)设备上不能点检或实施点检有困难的部位和内容。
(2)设备上极易损坏或寿命明显短暂的机件。
(3)易发生故障或易发生重复故障的部位。
(4)修复困难或不能修理的设备。
(5)设备设计欠考虑,设备生命周期先天不足,以致不能达标的设备。
(6)部分零部件、配件的不良而影响整机的设备。
(7)有助于改进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的设备和措施。
以提高设备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为目的,以改善设备劣化和故障为中心,有计划地开展对设备现存问题的地方进行改善活动,是以操作者或维修人工或点检员为主,以设备管理员和技术员以及车间主管为辅的改善活动小组。向零故障进行挑战,操作者与设备管理的关系如图17-1所示。设备改善活动的目的如图17-2所示。

图17-1 向零故障进行挑战,操作者与设备管理的关系

图17-2 设备改善的目的
三、改善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1、选定主题及选定的理由。认真考虑分类的内容、重点线。设备选定结果、成本、现实性、紧急性等,各组选定一个课题。采用矩阵图、各种图表定量表示。明确地填写选定的理由。
2、现状把。把对于课题内容的一些用管理分析法把问题点找出来。利用点检数据找出一些症状。根据原理一原则,在现场现实地看现物,进行观察、调查。汇总数据并进行分类。根据现状掌握的结果,一面和应有状态进行比较,一面进行考察,找出一些突出的问题点。
3、目标设定。设定目标时,要决定出将什么(结果=评价的项目)做到什么时候(期限)达到什么程度(目标值)。
4、分析。针对找出的问题点,追求其真正的原因o把通过现状掌握得的症状作为特性,分析其要因。
分析手法有特性要因图、关联图等,分析重要要因和特性之间的关系(相关)。决定调查项目(验证),尽可能活用现有的一些数据。如果没有数据或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要明确计划(将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收集数据。针对验证结果进行考察。这时,通过明确原因之后,要调查产生原因的背景。
5、对策立案。商讨主要解决主要问题的对策方案。
此外,根据内容的不同,有时也会将缩短MTTR、延长寿命等包含在讨论中。明确具体将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改善方案要根据效果、现实性、操作性、安全性进行评价后再决定。
6、对策。向班长说明对策内容,并由班长做计划,并实践。
7、效果确认。确认是否达到了目标。使用与选定理由、现状掌握相同的图表,与目标值相比较,并确认改善后的效果。对有形、无形效果都要确认。进行效果确认的期限与现状把握的期限几乎相同。
8、防止再次发生。采取不让相同失败再次发生的对策。反映到原因背景的管理机构中。蓄积技能诀窍并将其标准化。用5W1H总结实施的内容。向班长说明决定出来的对策内容,并由班长做计划并实践。
9、回顾和今后的课题。明确遗留的问题和新发生的问题。从好的和坏的两方面进行简单地总结。今后的课题就是如何将好的方面进行水平展开,并如何去改善坏的方面,同时将这些内容写进去并进行总结。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