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二篇:现场作业精益化管理
第七章 现场品质管理
130 |
问 |
怎样进行现场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 |
答 |
制程品质检验是指来料入库后,至成品组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品质检验活动。过程检验活动一般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末件检验等。 |
【详解】
制程品质检验是指来料入库后,至成品组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品质检验活动。
1、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如换人、换料、换活、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制造的第1 件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目的是尽早发现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系统因素,防止产品成批报废。
(1) 操作人员。首件检验由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共同进行。操作人员首先进行自检,合格后送检验人员专检。
(2) 要求
①检验人员按规定在检验合格的首件上作出标示,并保留至该批产品完工。
②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③首件检验必须及时,以免造成浪费。首件检验后要保留必要的记录,如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等。
2、巡回检验
(1) 内容。巡回检验也叫IPQC检验,是指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品质检验。它不仅要抽检产品,而且要检查影响产品品质的生产因素(4M1E一人、机、料、法、环境)。
巡
检以抽查产品为主,而对生产线的巡检,以检查影响产品品质的生产因素为主。生产因素的检查内容包括:
①当操作人员有变化时,对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评价有无及时实施。
②设备、工具、工装、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时,有无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校正、保养,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③物料和零部件在工序中的摆放、搬送及拿取方法是否会造成物料不良。
④不良品有无明显标志并放置在规定区域。
⑤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之类)能否正确指导生产,工艺文件是否齐全并得到遵守。
⑥产品的标志和记录能否保证可追溯性。
⑦生产环境:生产环境是否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有无产品、物料散落在地面上。
⑧对生产中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改善措施。
⑨员工能否胜任工作。
⑩生产因素变换时(换活、修机、换模、换料)是否按要求通知检验人员到场验证等。
(2) 要求
①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并做好记录。
②应把检验结果标示在工序控制图上。
(3) 间题的处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指导作业者或联系有关人员加以纠正。问题严重时,要适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要求其改进。
3、完工检验
完工检验是指对全部加工活动结束后的半成品、零件进行的检验。完工检验的工作包括验证前面各工序的检验是否已完成,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即对前面所有的检验数据进行复核。
(1) 要求。应该按照作业指导书、产品图样、抽样方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做好完工检验工作,严格禁止不良品投入装配。
(2) 重点
①核对加工件的全部加工程序是否全部完成,有无漏序、跳序的现象存在。在批量的完工件中,有无尚未完成或不同规格的零件混入。必要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②核对被检物主要品质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规范要求。
③复核被检物的外观,对零件的倒角、毛刺、磕碰、划伤应予以特别注意。
④被检物应有的标志是否齐全。
4、末件检验
末件检验是指成品加工完成后,对加工的最后一件或几件进行检验验证的活动。它应由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进行,检验合格后,双方应在末件检验记录表上签字,并把记录表和末件实物(大件可只要检验记录)拴在工装上。
【专家点拨】
末件检验是产品正式成型的最后一步,极为重要,它的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生产现场可以为该次检验设置“双岗",即由两位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合格。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