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二篇:现场作业精益化管理
第三章 现场物料管理
96 |
问 |
对生产中不用的物料如何处理? |
答 |
不用的物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制约或突变,本次生产活动结束后仍无法全部使用完毕的物料。呆料、旧料都可算是不用的物料。 |
【详解】
不用的物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制约或突变,本次生产活动结束后仍无法全部使用完毕的物料。呆料、旧料都可算是不用的物料。
1、不用物料产生的原因
不用物料产生的原因如下所示。
(1)设计原因
a. 设计失误。正式生产后才发现错误所在,重新设计后,旧版本的物料来不及处理掉,堆积在生产现场。
b. 设计发生变更。
(2)生产、销售计划原因
a. 生产计划变化快,一条生产线上什么都做。
b. 客户突然取消订单,生产、出货计划被迫紧急变更,制造现场措手不及,处于生产中的物料无处可用,造成积压。
c. 生产要素突生变更,生产能力波动巨大,一会儿多用,一会儿少用。
(3)采购原因
a. 没有严格按生产计划进行采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买多不买少。
b. 供应商没有严格控制实际包装数量,合格证上的记录与实数相差较大,扰乱了配套生产计划的实施。
2、对暂时不用的物料的处理措施
(1) 设置物料的"暂时存放区”。可以根据日程计划的安排进行区域放置。
首先,明确不同的日程计划。大日程计划是指为期数月至数年的计划。它规定了从产品设计开始经原物料、部件采购,一直到产品制造阶段的时间。中日程计划是指关千制造日程的计划,时间多为一个月至数个月。小日程计划是指每个作业人员或机械从作业开始到结束为止的计划,时间从数日到数星期。
然后,根据日程计划进行具体的放置操作:
a. 只有小日程计划生产的物料才可以在暂时存放区摆放。
b. 虽然小日程计划里要生产,但是数量多、体积庞大或者保管条件复杂的物料则应退回物料仓库进行管理。
c. 不管是现场保管还是退回仓库,都必须保证其品质不会有任何劣化。
d. 中日程或是大日程计划里才生产的物料应该退回仓库进行管理。
(2) 机种切换前将物料全部“清场"。从第一个生产工序开始,回收所有剩下的物料,包括良品和不良品。点清数量后,放入原先的包装袋(盒)中,用标签加以注明,然后拿到暂时存放区摆放。若不良品不能及时清退,良品与不良品要分开包装,不良品还得加多加一道标志。
物料“清场“要注意以下事项:
a. 要特别留意修理工序上的备用剩余物料,如不仔细追问,修理人员不会主动交回这些物料。
b. 是否有短暂外借给其他部门的物料,如有,要设法尽快追回或约定返还日期。
c. 有无跌落在地面上的小物料,或是停留在设备夹缝里的物料。
d. 在旧物料“清场”的同时,不要派发新物料。
e. 如有残留在机器内部的物料,必须彻底排出。
(3) 其他要求。需要暂时存放的物料同样也要遵守“先来先用、状态良好、数量精确“三个原则。
a. 用原包装盒(袋、箱)再封存起来。如果原包装盒(袋、箱)破损,可以用保鲜膜或自封胶袋处理。总之,要采取防潮、防虫、防尘等措施。
b. 要留意有无保质期限要求的物料,若有,则要考虑有无暂存的必要。
c. 如有可能,机种切换后,前一机种的不良品要立即清退给前工序。
d. 暂时存放的各种标志要确保醒目。
e. 下次生产需要时,要优先使用暂时存放区里的物料。
f. 封存后的物料也要定时巡查,以防不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