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二篇:现场作业精益化管理
第三章 现场物料管理
88 |
问 |
生产现场应怎样正确使用物料? |
答 |
首先要检查物料合格证,如果发现不合格就不要安排生产;其次,要了解物料分流情形,并做好分流的应对工作。 |
【详解】
各种物料在搬运到现场后,就要投入生产使用中,所以,必须对物料的使用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物料被正确、有效地用于生产。
1、检查合格证
合格证是跟随物料一起、证明物料身份的文件,也被称为检查合格证、出厂合格证,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合格证的信息
一张合格证里至少要包含以下信息:品名、编号、制造日期、数量、供应商和检查结果等。这是物料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
(2)合格证管理要点
在使用物料时,首先必须检查是否有合格证,如果没有绝不能投入生产使用。在开启物料外包装后,要确认合格证上内容与实物是否一致,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正常时分类收集好,定期交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判定完毕便可废弃。
2、了解物料分流情形
常见的物料分流情形如下所示。
(1)不良品修理
如修理人员从工序内取走用于不良品替换的物料未记录;不良品已从生产现场清退给前工序,但未及时记录。
(2)分析不良品、设定样品
有的技术人员为了分析产生不良品的原因,从工序内直接取走物料,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有的品管人员为了设定样品,从工序内直接取走物料,没有及时记录下来。
(3)作业途中遗失
作业人员在搬运、组装的过程中不小心使物料跌落,没有捡回。
(4)使用地点转移
如生产结束后,剩余的物料退回前工序或转移到其他部门使用,没有及时记录。
(5)设备调整时精度验证
如印刷设备,为了定位、定色就得耗费一定数最的物料进行调整。如果预先没有设置调机物料,那么一定会导致产出不足的后果。
(6)其他原因
如发生地展、火灾、盗窃事件等不可抗拒外力所造成的损毁。
3、物料分流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各种造成物料分流的情形,在具体应对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尽量从仓库领取非正常生产所需的物料。
(2) 制作物料去向一览表,实施现场分流追踪。
(3) 及时清理当日的不良物料。
(4) 及时记录和消去不同工序、机种之间转用物料的数目。
(5) 制定相应奖惩制度,防止人为遗失、损毁物料。
【专家点拨】
物料分流是物料使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很多情况下物料分流容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现场主管人员必须高度关注分流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分流。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