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二篇:现场作业精益化管理
第一章 现场人员管理
58 |
问 |
如何对员工进行出勤和轮岗管理? |
答 |
对于员工的出勤,管理人员要进行考勤检查,针对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离职等不同情形区别管理。适度的岗位轮换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激发班组成员的干劲,培养多能工和后备人员。 |
【详解】
1、员工的出勤管理
员工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时参加工作,不得无故缺席。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视为旷工,应受到处罚。管理人员检查出勤情况又称为考勤。一般来说,员工缺勤有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离职等几种情形。
(1) 对于迟到、早退等情况,现场主管人员应该向当事人了解原因,同时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考勤。除非情况特殊,一般要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个别教育或公开教育,对于多次迟到、早退,且屡教不改者,应该升级处理,如开除等。
(2) 员工请假需按照企业制度,提前书面请假且获得批准后才能休假。特殊情况下可以口头请假,现场主管人员需要确认缘由,并进行恰当处理,既要显示制度的严肃性,又要体现管理的人性化。
(3) 出现员工旷工时,应该及时联系当事人或向熟悉当事人的同事了解情况,确认当事人是出现意外不能及时请假还是本人恶意旷工,如果是前者应该首先给予关心,必要时进行指导教育,如果是后者则应该当作旷工事故按制度严肃处理。
(4) 碰到员工不辞而别的离职情形,应该及时联系当事人或向熟悉当事人的同事了解情况,尽量了解员工不辞而别的原因。
如果是工作原因或个人没想好,该做引导挽留工作的要做引导挽留,就算是员工选择了离职也要给予必要的感谢、善意的提醒,必要时诚恳地听取其对企业、班组和本人的意见或建议。
2、员工轮岗管理
适度的岗位轮换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激发班组成员的干劲,培养多能工和后备人员。员工轮岗安排一定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避免仅凭一腔热情的自由主义。在人员选择上,以工作态度好、安全意识高、工作质量一贯稳定、原有岗位技能熟练的老员工为宜。
一般来说,老员工到新岗位要完全掌握作业技能,快的也要2~3个月。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老员工转岗周期最好以3~6个月为宜。
在转岗安排上,一旦决定某个员工转换岗位,现场主管人员要像对待新员工上岗一样,指导他、帮助他,明确转岗时间。一旦转岗,换岗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固定在新岗位上,不允许随便变化。
现场主管人员要做好换岗人员新岗位的技能培训、质量考核和业绩管理工作,确保达到转岗目标。应该强调的是,为了确保岗位轮换的严肃性和计划性,现场主管人员务必要将相关安排书面化,并向相关人员或全员公开说明。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