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一篇:钢桶生产精益化管理
第七章 生产信息化管理
57 |
问 |
如何合理进行现场人员配备? |
答 |
现场员工的配备,必须根据生产工艺和班组职能管理的需要,按班组进行定岗管理;还要按班组的要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定员管理;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科学方法,对确定的岗位进行各类人员的数量及素质配备。 |
【详解】
1、班组定岗管理
班组定岗是指班组根据生产工艺和班组职能管理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岗位设定和技能要求来确定人员编制。如果生产产品的型号变化会带来弹性用工需求的话,则要求应明确其需求变化规律。
(1) 根据工艺确定生产岗位。
专业研究表明,一个人能有效管理的直接人数为10人左右,所以一个班组的人数设定以5~8人为宜。根据这一特点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来合理设置班组人数。
设置班组后,根据生产工艺确定生产岗位,根据作业内容配置相应的人数。一般来说,一个岗位配备一位作业人员,某些产品有特殊的工艺要求需要临时增加人员的,在班组人员编制上也应事先予以明确,这样才能避免用工需求的紧急性发生。
(2) 按需设置职能管理岗位。
一般来说,生产班组的职能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考勤管理、设备管理、5S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等,这些职能管理工作可以根据班组大小和工作量大小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具体方式如下所示。
方式一:所有职能管理均由现场主管人员负责,这种方式适合于人数不多、工作量不大的班组。
方式二:大部分职能由现场主管人员负责,工作量特别大的某个职能设定辅助岗位,如物料员等。
方式三:设副职与现场主管人员共同配合,分担管理职能,或同时设辅助岗位,这种方式适合于人数特别多、工作量特别大的班组。
2、班组定员管理
班组定员管理,简称定员,指班组在用人方面的数量界限,根据班组的工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一定人数的过程。
班组定岗之后,班组的标准人数就能基本确定,如果生产产品的型号变化会带来弹性用工需求的话,班组定岗还要相应地明确其需求变化的规律。班组定员通常以班组组织表的形式体现,被批准的组织表是人员需求和作业补员的重要依据。组织表是班组人员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班组职能管理的综合体现。
运用书面化的班组组织表并及时更新、动态管理,一个阶段内的人员安排就会一目了然,这样便千现场主管人员掌握和调整班组人员。
3、人员定岗管理
定岗,就是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确定的岗位进行各类人员的数量及素质配备。
员工的定岗是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状况来决定的。根据岗位质量要求的特点,可以把员工的岗位区分为重要岗位和一般岗位;根据岗位劳动强度的大小,可以将员工的岗位区分为一般岗位和艰苦岗位;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工作态度,以保证质量、产量和均衡生产为目标,可按照下述要求进行定岗安排:
(1)适所适才
根据岗位需要配备适合的人员。
(2)适才适所
根据个人状况安排适合的岗位。
(3)强度均衡
各岗位之间适度分担工作量,使劳动强度相对均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