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一篇:钢桶生产精益化管理
第七章 生产成本控制
52 |
问 |
我认为难以控制成本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所以我打算通过制定成本控制制度来督促员工重视成本控制工作。具体该怎么做? |
答 |
你做得对。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没有良好的制度,成本控制工作指挥流于表面,所以,你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如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等。 |
【详解】
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实施有关的基础性工作,如建立各项成本控制制度。
1、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
为了调动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必须明确和协调各级组织(厂部、车间、班组等)和各归口的职能管理部门(如财会、生产、技术、销售、物资、设备等)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因此,要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车间、班组和各个职能科室,实行分级归口控制。
根据权、责、利三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赋予责任单位和部门以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有搞好本单位责任成本的相对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一般有:压缩流动资金定额的权限,以减少利息支出;减少多余劳动力的权限,以减少工资支出;本单位奖金分配的权限,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
一切费用预算在开支以前都要经过申请、批准手续后才能支付,即使呈原来计划规定的,也要经过申请和批准。这样做,有利于一切费用在将要发生前再进行一次深入的研究。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再一次确定费用的合理性,以保证一切费用的使用效果。
3、建立原始记录与数据收集整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成本与控制核算赖以进行的基础资料或第一手资料。根据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需要,结合其他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简便易行的原始记录制度,如企业对材料、燃料和动力、工时等的消耗,员工出勤,产品产量及入库,费用开支,产品质量检验等,都要制定相应格式的原始记录,并如实填写,及时传递。
4、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制度是以定额为依据来安排计划、组织征税、控制消耗的一种科学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对编制成本(费用)计划、组织成本(费用)核算、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根据目前已达到的水平、结合当前管理的水平、采用适当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各种定额。定额制定后,要加强对定额执行情况的核算、检查和分析工作,还应根据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地修定定额。
5、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
材料物资的计量和验收,既是材料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又为材料物资的计价提供基础数据——数量。如果没有如实的验收和准确的计掀,便不可能对产品成本中的材料费用进行正确核算。因此,每个企业都要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如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移,生产成品完工入库等,都要建立相应的计量和验收制度。
专家点拨:
制度制定之后要监督员工按制度要求执行,否则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企业应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认制度执行状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