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一篇:钢桶生产精益化管理
第五章 生产设备管理
30 |
问 |
我会经常对设备进行巡检,以确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中,那么如何进行设备日常巡检呢? |
答 |
要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做好信息传递与反馈工作,同时对动态资料也要做好应用,并且要加强设备薄弱环节处理,将设备的故障消灭在萌芽中。 |
【详解】
1、建立健全设备巡检标准
(1) 巡查内容。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确定其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
(2) 巡查办法
a. 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b. 不能抽样巡查,应涵盖到每台设备。
c.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处理的需报告上级。巡查结束后应将发现的情况记录在“设备巡查记录表“内。
2、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包括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
专家点拨: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员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员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还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3、信息传递与反馈
与设备相关的不同人员有生产岗位操作人员、专职维修人员、专职巡检人员,其信息传递的方向与重点不一样。信息传递与反馈内容如下所示。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
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人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人员。
专职维修人员:
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人员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员:
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设备管理部门反馈。
4、动态资料的应用
(1) 巡检员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2)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主管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企业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3) 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