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企业质量检验员培训教程》
杨文亮 辛巧娟 著
第九章 包装检验与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节 包装质量检验体系
包装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原材料进厂时就已经开始了,到产品出厂后才能结束。所以,包装产品的质量检验体系,就是从原材料进厂检验到产品出厂检验的全部过程。
一、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是指对供方(供货厂商、外协厂)交付的原材料、零配件等进行的质量检验。
1.进货检验和试验的目的与作用
现代化的包装企业,生产各种包装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配套件等不可能都由本企业加工制造,而是适应专业化生产方式,选择专业化生产的原材料、配套件以及外协厂的产品,来满足本企业生产的需要。
外购和外协的产品,涉及到产品的质量,如性能、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的适应性等,它们对本企业的成品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进货检验的目的,就是通过进货检验,确保所购的产品,所外协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工序进行加工或装配,及减少购货引起的经济损失。
2.进货检验的要求
(1)按合同或协议明确交货产品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检验。企业与合格供方的订货合同或协议中应明确交货产品的质量保证内容,视情况可规定:
①检验的方式方法 规定全检还是抽检。抽检还要规定采用何种标准,如计数型GB2828或计量型GB8053抽检方案等;
②供方应提供交货产品的合格证明书,必要时要求提供检测数据和表单;
③对供货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如退货、换货以及经济补偿(赔偿)等;
④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第二方质量认证审核等。
(2)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和试验程序,以及进货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检验和办理入库手续。
(3)外购产品、外购产品应是经企业评定合格供方的产品,其他情况进货应经过审批并通知相关部门。
(4)按文件化程序、质量计划、检验和试验计划执行。进货检验视企业的资源及检验产品后的有效程度来设计检验方法,既可采用检测设备进行检验,也可采用其他验证方法进行验证。
(5)合格放行,不合格追回等处置。“紧急放行”的产品,需要在该项产品上作出标识,作好记录,能及时追回和更换,经相应的授仅人批准,才可放行。同时,进货检验员继续对此批产品进行检验,直到能判别合格与否并做完相应的处理为止。
3.进货检验的内容
进货检验、外协检验,也称进厂检验,包括两个内容,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
(1)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
①对首件(批)进货样品,按程序文件、检验规程以及该产品的规格要求或特殊要求进行全面检验或全数检验或某项质量特性的试验;详细记录检测和试验数据,以便分析首件(批)样品的符合性质量及缺陷,并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缺陷,及时与供方沟通进行改进或提高;
②要求供方(可在合同、协议条款中)在首件(批)送检与成批交货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可使供方有时间去纠正质量缺陷,不影响正式交货。
(2)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首件(批)样品的进货检验
①首次交货。要求供方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制造首件(批)样品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操作人员水平与将来大批量生产时一致;
②供方产品设计上有较大的变更;
③产品(供货)的制造工艺有了较大的改变,如改变了所用的原材料,改变了工艺,改变了操作条件等;
④供货停产较长时间后恢复生产;
⑤需方质量要求有了改变。
(3)成批进货检验。现代化企业对外购、外协件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类,实施A、B、C管理法:
A类:是关键件,必检;
B类:是重要件,抽检;
C类:是一般件,对产品型号规格、合格标志等进行验证。
通过A、B、C分类检验,可使检验工作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检测关键件和重要件,确保进货质量。
其中A类的外购、外协件的检验,一般应做到检验项目齐全,如无条件检验的可采用工艺验证试验,或送具有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当地产品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或试验,经全项目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
工艺验证试验,按程序文件或检验规程要求,由检验部门提出工艺验证申请,工艺(技术)部门批准,车间按照工艺标准进行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检验部门按照工艺试验报告和其他项目的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判断该批进货是否合格。
二、过程(工序)检验和试验
过程(工序)检验是对本工序加工完毕的在制品、半成品的检验,有的单位对生产加工的分机进行检验。
1.过程检验和试验的目的与作用
(1)过程检验和试验的目的。是预防产生大批不合格品和防止不良品进入下道工序。
(2)可以实施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品,作出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并通知有关部门,作为纠正或纠正措施的依据。
(3)通过过程检验和试验实现产品标识。在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通过过程检验和试验,可实现生产过程中对每个或每批产品都有唯一性的标识。
2.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依据质量计划和文件要求进行检验。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和试验程序或依据质量计划,以及过程检验规程、工艺规程等文件进行检验,合格后转入下工序或入库。
(2)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过程检验。以关键部位或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及发现不合格项目较多的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可以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进行控制,使产品质量稳定,以及为质量改进提供数据。
(3)一般不得将未完成过程检验和试验的产品转入下一过程。如果生产急需来不及在检验报告完成前就要转入下一过程,则必需有可靠追回程序,并在相应的产品上明确标识,作好记录,并经相应授权人批准,方可放行。这种作法也称为“例外放行”。
3.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内容
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内容,通常有三项或称三种形式:
(1)首件检验。首件检验是对加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或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调整工装、设备、工艺)后前几件产品进行检验,其目的及早发现质量缺陷,防止产品成批报废,以便查明缺陷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2)巡回检验。巡回检验是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过程(工序)进行流动检验。巡回检验员在过程检验中的检验项目和主要职责有:
①巡回检验的重点是关键工序,检验员应熟悉和掌握所负责检验范围内工序控制点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并对加工后产品进行检测或观察是否符合工艺文件、检验规程等规定的要求,发现质量缺陷应及时处理;
②按照过程检验规程要求对关键工序的零部件进行抽样检验或全检,并做好检验后合格品(返工品)、废品的存放处理工作;
③做好巡回检验记录,提出检验报告。
(3)完工检验。完工检验是对一批加工完的产品(这里指零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验。目的是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使合格品继续转入下道工序或进入半成品库。
除以上三种通常采用的形式外,还有:
环境检验:对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卫生实行严格控制所进行的检验。
工艺监督检查:对一些关键重要的工序的操作工人是否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所作监督检查。检查内容有下列几项:根据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或检验规程的规定,对照所有量具、夹具、仪器仪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用原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零部件的加工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三、最终检验和试验
最终检验和试验也称成品检验或出厂检验,是完工后的产品入库前或发到用户手中之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检验。这是最关键的检验。
1.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目的与作用
(1)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和流入到用户手中,损害用户利益和本企业的信誉。
(2)最终检验和试验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文件的重要手段,并为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因而最终检验和试验是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实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必需过程。
2.是终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依据企业文件进行检验。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和试验程序、质量计划、最终检验和试验规程等文件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2)按规定要求检验作出结论。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程序,应要求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均完成,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后才能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3)审批认可。只有在规定的各项检验、试验都全部完成,有关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数据、文件都得到审批认可后,产品才能发货。
3.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内容
主要有:装配过程检验,总装检验及型式试验。
(1)装配过程检验。按照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将零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在生产过程中,装配工序一般作为产品的进货检验及零部件加工过程检验均完成且结果满足规定要求的最后一道工序。虽然零件部件、配套件的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但在装配过程中,由于不遵守工艺规程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为此,要保证装配工序的装配质量,装配过程的检验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部件装配检验:部件装配是依据产品图样和装配工艺规程,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部件检验是依据产品图样,装配工艺规程及检验规程对部件的检验。有的企业在装配工艺规程中或单独列出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称之为检验卡,其目的是方便检验。
(2)总装成品检验。把零件和部件或外购配套件按工艺规程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总装(成品)检验是依据产品图样,装配工艺规程及检验规程对最终产品(成品)的检验。成品检验内容一般有:
①成品的性能 包括正常功能、特殊功能、效率三个方面。正常功能是指产品应具有的功能;特殊功能是指产品应具有的功能;特殊功能是指产品正常功能以外的功能,一般指增加附件后所具有的功能;效率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的使用能力。
②成品的精度 包括产品几何尺寸误差和装配精度误差两项。尺寸精度检验是指对最终影响产品装配精度的那些主要零部件的精度进行检验,其中包括零部件尺寸、形状、位置和相互间的装配精度。
③结构 指对产品的结构性能,结构是不是完整,连接部部是不是牢固等等。
④操作 对包装产品的操作使用是不是简便、轻巧灵活,例如封闭器操作是否方便,互换性好不好等等。
⑤外观 主要是造型美观大方,色彩适宜和光洁,例如表面漆膜的附着力、包装印刷质量等应符合规定要求等。
以上各条,应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匀合格时,才能判定产品合格和出厂。为方便检验工作,企业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将该产品的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实测结果合格与否判定等项目列在××产品检验报告(表)中,以此报告作为最终产品检验的记录和凭证。
(3)型式试验。所谓型式试验,是根据产品技术标准或设计文件要求,或产品试验大纲要求,对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的全面试验和检验。通过型式试验,评定产品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功能的要求,并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外观等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
产品的技术标准包括其中必须做试验的项目和达到的质量水平(性能指标),同时它与该产品的行业标准(部标)、国标GB相关连。一般情况下企业制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应高于部标、国标,至少应与部标、国标规定的要求相等。质量检验部门在出厂检验或型式试验时应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型式试验一般有气密性试验、跌落试验、堆码试验、液体试验等等,不同的包装产品,其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是不同的。
四、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检验
1.成品入库检验
成品入库在两种状态,一种是产品在完成成品包装作业后,经检验入库;另一种是成品在完工后经检验入库。
无论哪种情况,检验人员应做到:
(1)按检验和试验程序及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
(2)核对和检查表面质量是否满足文件规定的要求,判定是否合格;
(3)核对和检验包装的产品,主要是检查包装材料、包装箱的结构和包满足文件规定要求,判定是否合格;
(4)入库单或入库交验单齐全,判定合格后方能入库。
2.成品包装检验及出厂检验
所谓包装质量是指由于包装的原因,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和损坏的程度。包装质量可分为包装设计质量,包装制造质量和包装使用质量。成品包装检验主要检验:
(1)按文件要求检验。即按检验和试验程序及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一般有:
①包装材料;
②包装箱是否牢靠,是否按包装设计文件制造并符合规定要求;
③包装前是否按文件要求进行外观检验;
④成品合格证书(或标志)的编号与包装箱的编号必须相符;
⑤包装箱上用户名称、地址、邮编及防雨,置放的标识必须正确定。
(2)按产品装箱清单
①产品说明书;
②产品合格证书;
③等级品证书;
④附件、备件等进行全面清点核对,做到物卡相符。检验人员确认全部检查完成在合格证或产品装箱清单上签章后,产品方可出厂或入库。
返回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