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技术问题指导
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技术
金属表面硅烷处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望代替铬酸钝化和磷化的环保型汽车车身前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硅烷分子(通式为X-R-Si(OR)n)水解后 产生的硅羟基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以及硅烷分子自身的缩合反应形成无机/有机膜层,以浸泡方式或电化学辅助沉积方式在金属表面制备这种具有疏水性能的 膜层,该膜层能对金属基体提供保护作用,而且能够提高金属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成膜过程如下。
1、在使用过程中,水解后的OXSilane分子中的SiOH基团与基体金属表面的MeOH基团形成氢键,快速吸附于基体金属表面。
水解反应:
OR OH
RO—Si—R1+3H2O HO—Si—R1+3ROH
OR OH
2、 在干燥过程中,SiOH基团和MeOH基团进一步凝聚,在界面上生成Si-O-Me共价键。
SiOH(溶液)+MeOH(金属表面)=SiOMe(界面)+H2O
3、剩余的OXSilane分子则通过SiOH基团之间的凝聚反应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具有Si-O-Si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膜。
缩合反应:
OH OH OH
2HO—Si—R1 R1—Si—O— Si—R1+H2O
OH OH OH
关于硅烷与金属表面的反应机理,目前研究者认为是硅醇与金属表面的氧气物或水化物层发生了反应(见图1)试验证明,不带有特征官能团的硅烷无论在固相或液 相中都不具有电化学活性,既不能被氧化,也不能被还原。经过硅烷处理的电极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硅烷膜能起到阻挡层的作用,阻止电解质、水和氧分子向金属 界面区域渗透。
尽管金属表面硅烷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硅烷膜的性能一一磷化膜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现在国内外各大金属表面处理剂生产公司都在全力进行有关的研究开发工作,相信硅烷处理技术将会像磷化技术一样带给涂装行业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二、金属酸洗对于酸有什么要求
金属的表面经腐蚀生锈或热处理,会残留附着的锈斑或氧化皮。这些锈斑、氧化皮将会对磷化处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即无法生成磷化膜。因此酸洗的目的即是将金属 表面的锈斑、氧化皮等除去,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 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以得到清净的表面,使利于磷化皮膜处理的顺利进行。
去锈能力几乎与浓度成正比,但如果浓度高达20%以上时,磷化液基底的溶解速度比氧化膜的溶解速度要大得多。因此涂装工程上很少使用浓盐酸,大部分运用在拉拔工程上。在浓度、温度相同时,盐酸的侵蚀速率比硫酸快1.5~2倍。挥发性大(尤其是加热时),容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故多数为室温下进行操作。
硫酸溶液对金属的溶解能力较弱,提高浓度也不能显着提高其侵蚀能力,且其浓度达到40%以上时,对氧化皮几乎不溶解。提高温度,可以大大提高硫酸的侵蚀能 力,因其不易挥发,适合加热操作。热硫酸对钢铁基地的侵蚀能力较强,对氧化皮有较大除油剂的剥离作用,但温度也不能过高,过高时容易腐蚀钢铁基地,一般温 度控制在50~60℃,不超过75℃。
三、常用钢结构油漆
钢结构油漆的作用:
大型钢结构种类及所处的环境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钢结构设施,由于其各部位环境的不同,所采取的防腐措施也有所差异。常见的大型钢结构有海上石油平台、 桥梁、电视塔、高压线铁塔、大型水库闸门、操作台、管线、钢结构架等,这些设施长期处于化工气体、工业大气、海洋大气、酸性水及土壤的腐蚀环境下,要长期 使用而不进行大面积维修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防腐蚀涂装。
适用范围:
1、户内,户外环境,包括且不限于大陆气候,沙漠干燥气候,海洋潮湿气候等各种环境下的钢结构防腐油漆配套产品。
2、雷登钢结构防腐油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境:普通户外,普通户内,埋地、水下,油罐内壁,油罐外壁、
3、腐蚀环境,包括且不限于弱酸性、弱碱性、盐雾等各种腐蚀环境下的耐高温耐酸碱、耐盐雾钢结构防腐油漆配套产品。
4、适用底材,雷登漆业提供:钢材、铝型材、有色金属(铜、金、银)等各种金属表面的钢结构防腐油漆配套产品。
钢结构油漆的种类:
最常用的钢结构油漆:醇酸防锈漆,(灰防锈,铁红防锈,红丹防锈),环氧红丹防锈漆,环氧富锌底漆,环氧铁红底漆,环氧浅灰底漆,丙烯酸面漆,聚氨酯面 漆,丙聚面漆,氯化橡胶面漆,环氧防腐面漆,氟碳面漆等。不同油漆种类配套以达到在不同环境的的防腐,防锈,装饰等效果。
重防腐钢结构油漆主用应用于以下工程:
①现代交通运输:高速公路护栏、桥梁、船艇、集装箱、火车及铁道设施、汽车、机场设施;
②新兴海洋工程:海上设施、海岸及海湾构造物、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③市政设施:煤气管道及其设施(如煤气柜)、天然气管道、饮水设施、垃圾处理设备等。
④能源工业:水工设备、水罐、气罐、石油精制设备、石油贮存设备(油管、油罐)、输变电设备、核电、煤矿;
⑤大型工业企业:造纸设备、医药设备、食品化工设备、金属容器内外壁、化工、钢铁、石化厂的管道、贮槽、矿山冶炼、水泥厂设备、有腐蚀介质的地面、墙壁、水泥构件。
四、油漆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油漆施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巧性。所有厂家在售出油漆时,都保持这样一种态度:油漆只是一种半成品,具有的涂层质量,和施工、底材处理、施工环境、油漆 涂层厚度等高度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涂层效果不达标甚至涂层失效。
本文列举了油漆施工常见的问题,如流挂、满干、露底、起泡等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流挂 |
1、稀释剂加入多,粘度过低。
2、每次喷(刷)涂太多太厚,重涂时间不当。
3、物面不平、不洁、形状复杂或含有油、水。
4、喷嘴过大,喷嘴与物面距离太近。
5、喷涂速度不当。 |
1、按比例加稀释。
2、应分为两次喷(刷)、涂。
3、处理好欲涂物面,不得有水或油。
4、选择口径为1.5-1.8cm为宜。
5、视粘度,掌握好喷枪。 |
慢干 |
1、环境温度太低,湿度太大。
2、固化剂配比太少或误用慢干稀释剂。
3、固化剂变质。
4、油漆变质。 |
1、应避免5℃以下或85%以上湿度施工。
2、应按正确比例配制,加入配套稀释剂。
3、更换固化剂。
4、更换油漆。 |
桔皮 |
1、固化剂放置量过多或过少。
2、油漆施工粘度过大,难以流平。
3、喷涂气压,喷枪口径大小不适,雾化程度不足。
4、施工现场温度过高或过低。 |
1、按比例配加固化剂。
2、注意油漆的配比,严格配比配制。
3、调节好气压和喷枪口径,压力不宜过大,距离不宜过近。
4、注意施工温度。 |
起泡 |
1、物面含水量高,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
2、配漆后静置时间不够
3、一次性喷涂太厚,层间间隔时间不够
4、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份;
5、腻子封底层封闭不良 |
1、物面应干燥,环境要通风透气,防日光曝晒。
2、应放置约10-15分钟为宜,分二次喷涂。
3、喷涂应薄,重涂要待下层实干再施工。
4、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
5、物面底面层在喷漆前填实。 |
起粒 |
1、杂质误入漆中,施工环境不洁喷房通风不合理;
2、换不同类型油漆,喷枪未洗净;
3、喷嘴太小,压力过大。
4、油漆加入稀释剂太多或油漆加入固化剂后时间太长。
5、油漆与固化剂使用时未充分搅匀或静置。
6、施工环境灰尘过大,底材不洁。 |
1、涂装工具要洁净,调好的漆须过滤后喷涂。
2、喷枪喷完一次一定要清洗干净。
3、选择大小合适的喷嘴调整喷枪压力。
4、放置时间不宜过长,稀释剂不宜过多;
5、调油漆时应充分搅拌并静置15分钟,配好的漆应4小时内用完,用配套稀释剂。
6、改善施工环境,底材彻底清洁。 |
咬底
(回粘) |
1、上下层油漆不配套。
2、层间间隔时间不够。
3面漆稀释剂溶解力过强,喷涂过厚。 |
1、使用配套上下层油漆。
2、需待漆膜干透后涂下一层。
3、面漆涂薄。 |
开袭脱落 |
1、固化剂用量过多,搭配不当。
2、涂层过厚,表层干而内层未干透。
3、涂层不洁,处理不当。 |
1、严格按配比要求混合并充分搅拌。
2、施工中每道漆膜不宜过厚。
3、重喷时间不宜过长,处理好底材。 |
发白 |
1、用了快干稀释剂。
2、施工环境湿度过大。
3底材不平整、凹隐不平。 |
1、选用慢干的稀释剂。
2、如湿度特别大应停止施工。
3、打磨平整底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