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本栏焦点:《钢桶包装用户手册》近日由印刷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最适合制桶企业使用,本站强力推荐。
  首页-专著选登-包装技术 中国包装技术标准选录-包装 运输包装件 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中国钢桶包装网  

 
 

包装设计制作工艺与检测技术标准实用手册

第九篇 中国包装技术标准选录

第五章 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第十四节 包装 运输包装件 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

(GB/T 4857.18-1992)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4180/2—1980《完整、满装的运输包装件———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一般规则第二部分:定量值》。

试验大纲随包装件运输途径不同而不同,因此本标准是制订适用的试验大纲的基本原则。

编制性能试验大纲时,如有必要,应由有关方面(例如,包装设计者,内装物制造者,运输部门,货主,法令规章制订部门或者各方面的任何联合)共同研究确定。

本标准与GB/T4857.17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时确定试验强度所必须的定量数据和其他定量值。本标准适用于在编制任何流通系统中的运输包装件性能试验大纲时,确定试验强度定量数据和其他定量值。

2 引用标准

GB 3538 运输包装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

GB 4857 包装 运输包装件系列标准

GB 4122 包装通用术语

3 试验方法中需要确定量值的因素

针对流通系统中的危害选择的试验方法和进行试验前需要确定量值的因素,见表1。

表1 试验方法和需要确定量值的因素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需要确定量值的因素
调节处理 GB/T4857.2 温度、相对湿度、时间、预先干澡条件(当需要时)
堆码试验 GB/T4857.3 载荷、承载持续时间、包装件状态1)、大气温度和相对温度、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垂直冲击跌落试验 GB/T4857.5 跌落高度、包装件的状态1)、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冲击次数,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水平冲击试验(斜面试验、吊摆试验) GB/T4857.11 水平冲击速度、包装件状态1)、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冲击面的外形、使用附加的障碍物(当需要时)、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振动试验 GB/T4857.7
GB/T4857.10
试验持续时间、加速度值、包装件的状态1)、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包装件上叠加载荷(当需要时)、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低气压试验 GB/T4857.13 压力、减压试验持续时间、试验舱内的温度、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压力试验 GB/T4857.4 可承受的最大载荷、包装件的状态1)、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上压板是固定安装或自由倾斜、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堆码试验 GB/T4857.16 施加的载荷、承载持续时间、包装件的状态1)、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喷淋试验 GB/T4857.9 喷水持续时间、包装件的状态1)、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滚动试验 GB/T4857.6 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重复的包装件数量
倾翻试验 GB/T4857.14 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包装件的状态1)、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浸水试验 GB/T4587.12 包装件的状态1)、大气温度、浸水持续时间、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六角滚筒试验 GB/T4857.8 设备型号、转落次数、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可控水平冲击试验 GB/T4857.15 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冲击波形、冲击加速度、冲击持续时间(或速度变化)、止回载荷大小(当需要时)、包装件状态1)、冲击面外形、冲击次数、重复试验的包装件数量

注:1)按GB3538规定表示。

4 试验强度值

4.1 用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空运和贮存中试验强度的基本值及其范围列于表2,这些数值对普通流通系统是正常的,并以“平均”质量和尺寸的包装件(即:包装件质量为20kz;尺寸为400mm×400mm×400mm)为基础。

表2 基本的试验强度值

试验分类 试验方法 可变因素 单位 运输方式 贮存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基本值 范围
基本值 范围 基本值 范围 基本值 范围 基本植 范围
受设备装置和环境因素影响的试验 气候
温度
相对湿度
低气压
L/(m2·h)
℃%
kPa
待研究
堆码 持续时间
高度
d
m
1
2.50
1~7
1.50~3.50
短1长3
2.50
1~7
1.50~3.50
短1长7
3.50
1~28
3.50~7.00
1
1.80

短1长7
3.50
1~28
1.50~7.00
振动 持续时间
承载时的堆码高度
min
m
20
2.50
10~60
1.50~3.50
20
2.50
10~60
1.50~3.50
短20长60
3.50
10~60
3.50~7.00
待研究 待研究
水平冲击 速度 m/s 1.5 1.5~2.7 1.8 1.5~5.0
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试验 垂直冲击 跌落高度 mm 500 100~1200 500 100~1200 800 100~1200 500 100~1200

4.2 除基本值外,合适的试验强度值,应从表3的优选系列中选择。

表3 试验强度值的优选系列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可变因素 单元 试验强度值的优选系列
适用于正常危害 适用于不正常或特定危害
堆码 GB/T4857.3

堆码高度

堆码密度

持续时间

m

kg/m3

d

1.50,1.80,2.50,3.50,5.00,7.00
1.相同的包装件:进行试验的包装件密度
2.混合包装件:250、350、500、700、1000、1400、2000
1、2、3、7、14、21、24
从900m开始,以2m为间隔增高
同正常危害:
1.相同的包装件:进行试验的包装件密度
2.混合包装件:250、350、500、700、1000、1400、2000
从第56d开始,以28d为间隔增加
振动试验 GB/T4857.7

持续时间

推码高度(由此高度推导出叠加载荷)

min

m

10、20、40、60
 
1.50,1.80,2.50,3.50
从2h开始,以1h为间隔增加
同正常危害;
  1.50,1.80,2.50,3.50
水平冲击 GB/T4857.11 水平冲击速度 m/s 1.5,1.8,2.2,2.7,3.3,4.0,5.0 同正常危害:
1.5,1.8,2.2,2.7,3.3,4.0,5.0
垂直冲击 GB/T4857.5 跌落高度 mm 100、150、200、300、400、500、600、800、1000、1200 从1500mm开始,以300mm为间隔增高

4.3 当对运输包装件进行分析比较或研究时,允许选择表3之外的试验强度值。

5 试验强度值的修正

5.1 修正原则

根据已知流通系统、运输包装件及其内装物的特点,对试验强度的基本值进行修正。修正原则和修正因素列于表4。

表4 试验强度值的修正

试验的变量 运输方式 试验强度值的修正
堆码高度 公路 a.车辆高度:当已知车辆可以允许3.50m的堆码高度时,公路运输的堆码高度可以从基本值2.50m增加到3.50m
b.包装件的质量和尺寸:根据组成堆码的包装件的质量和大小,可导出堆码高度极限值,考虑到车辆底板和车轴的承载能力,堆码高度可能低于2.50m
铁路 a.车辆高度:铁路运输基本堆码高度为2.50m。实际装载堆码高度可以到3.50m
b.包装件的质量和尺寸:根据组成堆码的包装件质量和大小,可导出堆码高度极限值,考虑到车辆底板承载能力,堆码高度可能低于3.50m
水运 a.船仓高度:当已知船仓可以允许5m或7m的高度时,水运基本堆码高度可从3.5m增加到5m或7m
b.包装件的质量和尺寸:根据组成堆码的包装件的质量和大小,可导出堆码高度极限值,考虑甲板的承载能力、堆码高度可能低于3.50m
空运 不适用
贮存 仓库:当已知仓库允许达到较高的堆码高度时,可用高的堆码高度(5m、7m或更高一些)
集装箱和托盘 见第5.2条
堆码持续时间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贮存
依据已知的流通系统有关的实际情况,表2给出的时间可以改变
振动持续时间1) 公路 a.路程长度:公路运输路程在1000~1500km以内的,振动持续时间应为40min;公路运输路程超过1500km,振动持续时间应为60min;公路运输路程不到1h,振动持续时间应该采用10min
b.恶劣条件下的运输:已知运输路面差,使用一些旧的车辆或旅途中已知其他方面条件恶劣,a项的路程长度应该减半,试验持续时间不变
铁路 a.路程长度:铁路运输路程在3000~4500km以内的,振动持续时间应为40min;运输路程大于4500km,振动持续时间应为60min;运输时间小于3h,振动持续时间应该采用10min
b.条件恶劣的运输:当已知在线路条件差,或使用车辆技术状况差等条件下运输时,对于a项中的路程长度应该减半,振动持续时间不变
水运 待研究
空运 待研究
振动时承载堆码高度 公路
铁路
水运
与“堆码高度”一样
集装箱和托盘 见5.2条
水平冲击冲击速度 公路 对于已知较差装载情况,冲击速度应为2.7m/s
铁路 根据在给定铁路网内相应的已知条件,铁路运输水平冲击速度可在1.5~5.0m/s范围内选择
水运 不适用
空运 不适用
水平冲击冲击次数 公路
铁路
试验大纲中,在适当阶段进行的水平冲击次数和流通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水平冲击危害有关系
水运 不适用
空用 不适用
垂直冲击、跌落高度

公路
铁路
空运

水运

a.包装件质量
跌落高度随包装件的质量和运输方式应作如下调整:

包装件质量 跌落高度
kg mm
<10 800
10~20 600
20~30 500
30~40 400
40~50 300
50~100 200
>100 100
<15 1000
15~30 800
30~40 600
40~45 500
45~50 400
>50 300

b.装卸设备
必须考虑装卸包装件的设备条件。如装卸设备很适合包装件,可按顺序降低试验强度。
如装卸设备不合适,则提高试验强度
机械装卸程度高,降低试验强度。人力装卸程度增加,则提高试验强度
试验强度值的增加或减少,应以跌落高度值优选系列内的一级为限,见表3

c.包装件的可搬运性(包括尺寸、形状、装卸辅助装置等)
包装件的可搬运性(包括尺寸、形状、装卸辅助装置等)可能会影响危害的程度。装卸困难的包装件可能增加危害,反之容易搬运的包装件可能会减少危害。袋装货物可能增加危害
d.包装件的外观(包括标志)、结构、材料和内装物的脆性
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强度的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的量应以跌落高度值优选系列内的一级为限,见表3
e.危险的、侵蚀性的或贵重的内装物
装有危险品的包装件,必须符合各种不同强制性的法令和规章、性能要求或特殊装运要求,并对内装物的完整性给予额外的保证。使用的试验强度通常应包括这些要求在内。若内装物是带侵蚀性的(例如:易污染其它包装件)或贵重的,也必须对内装物的完整性给予额外的保证,试验强度也应相应提高

集装箱和托盘 见5.2条
垂直冲击、跌落次数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在试验大纲中适当阶段进行的垂直冲击次数与流通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垂直冲击危害有关
包装件状态
(适用于所有的试验)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贮存
主要以常态或遇到有关危害时包装件可能出现的状态来确定试验时的包装状态。如果上述状态不存在,则应采用包装件最弱部分且易于判断的状态

注:1)在正常持续时间内,振动试验的影响通常可表现出来。但当需要测出包装件或内装物的显著变化时,可延长振动试验持续时间。 

5.2 使用托盘或集装箱时对试验强度值的修正

5.2.1 使用托盘时对试验强度值的修正

在包装使用期内,将包装件集装在一个托盘或类似的装置上成为一个单元载荷,随后用机械设备搬运单元载荷直到用户为止。这样可以改变包装件遇到的危害大小。主要是垂直冲击和堆码危害。

5.2.1.1 垂直冲击

人工装托盘时,单个包装件受到的垂直冲击强度与将这些包装件直接装上运输车辆时受到的垂直冲击强度相类似。然而,机械装托盘时,包装件受到的垂直冲击危害是非常小的。

机械装卸组合单元载荷,进出仓库、装车和卸车时,包装件受到的垂直冲击通常比由人工操作造成的冲击小,见表2和表4。

托盘化,配以与装卸托盘相适应的流通系统,在跌落高度优选系列中强度值可以降低一级以上,见表2、表3和表4。

5.2.1.2 堆码

机械设备提升单元载荷的能力通常比使用人工方法提得高,包装件堆码也高。另外,托盘的设计和某些堆码形式也可能使包装件所受局部应力增加。因此,做堆码试验时,需要加以特殊考虑。

采用高层库存技术,单元载荷放在托盘架上,不会发生增加堆码高度的现象,包装件只需堆码到单元载荷的高度。使用柱式托盘或箱式托盘也可避免在包装件上进行高的堆码。

托盘化,配备与装卸托盘相适应的设备和设施,可以选择比表2列出的堆码高度更高或更低的高度,见表3和表4。

5.2.2 使用集装箱时,对试验强度值的修正

包装件从制造厂装入集装箱内单元运输到用户为止,可以减少包装件遇到的某些危害。这些危害主要是垂直冲击和堆码,以及振动时包装件叠加的载荷。

5.2.2.1 垂直冲击

用人工将包装件装入集装箱时,包装件受到的垂直冲击与将包装件装到运输车辆上时相类似。由包装件组成的单元载荷装入集装箱时,包装件受到的垂直冲击危害较小。

不论运输方式如何改变(例如:集装箱由公路转到铁路,从铁路转到水运,由水运转到公路),集装箱内的包装件不会再受到由于装和卸的操作所引起的垂直冲击危害。而且不论在什么地方装卸集装箱,与在码头上搬运和从船上搬进搬出有关的装卸危害都可避免。

因此,使用集装箱时,包装件的跌落高度值在优选系列内可以降低1级以上,见表2、表3和表4。

5.2.2.2 堆码

集装箱的内部高度约为2.2m,这就有效地限制了堆码高度,使其小于2m。当考虑到在振动试验中包装件必须承受叠加载荷时,这一点特别重要。对于非集装单元的海洋运输,可以是相当于7m的堆码高度。

因此,使用集装箱时,可选择比表2列出的堆码高度较小的定量值,见表3和表4。

6 性能试验大纲编制举例

性能试验大纲的编制举例,见附录A(参考件)。

附录A 性能试验大纲编举例

(参考本)

(略)

 

返回目录页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