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制作工艺与检测技术标准实用手册》
第八篇 绿色包装
第二章 绿色包装设计
作为绿色包装既然是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所以它的整个系统设计也就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设计是工程的龙头,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最终产品的目标是否到位,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是否符合预期的节省能源及环保的要求。所以说整个系统设计要求有很强的目标性,足够的市场意识,超前的设计思想及符合国际环保的绿色要求。
第一节 绿色包装设计的目标及系统
突出“绿色”包装设计,就是其设计上除了满足包装体的保护功能,视觉功能,经济方便,满足消费者的心愿之外,更重要的是产品要符合绿色的标准,即对人体、环境有益无害;包装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也要符合绿色的生产过程,即生产中所有的原料、辅料要无毒无害,生产工艺中不产生对大气及水源的污染,以及流通、储存中保证产品的绿色质量,以达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符合国际绿色标准的目标。
作为设计系统应该包括产品原料的采集,包装材料的生产,包装体的设计(包括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及工艺设计),包装产品的加工制作,及流通储存,包装废弃后的回收处理与再造及包装工程的成本核算。最后是生命周期的评估。
若对其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要素,则包括:产品、流通的环境条件、包装材料、消费者、包装设计、加工制造(清洁生产)、生命周期LCA、回收再利用、包装成本、环境保护。
一、产品
绿色包装设计时应考虑到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涉及到它的保护功能。从物理角度看,要使内装物完好无缺,要求包装体的强度、结构、造型要合理,其形状在常温或其他温度下保持原有状态。从化学角度看,要保证内装物不变质,也就是化学稳定性要好,即对温度、日光、湿度、气体要保持稳定。再有要考虑到包装的视觉效果;应用方便、经济;是否可重复使用或回收再造;最重要的是对人体、环境不产生损害和污染,具有绿色的实质。
二、流通的环境条件
绿色包装设计时应考虑到包装件流通的环境、条件、时间,包括库存、储存与运输。其中运输的工具,仓储的设施、温度、气候条件及变化,生物环境条件,流通过程中的装卸条件,原则是应保证在流通过程中内装物完好,质量不变,不受污染。
三、绿色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包装原材料和成型前的材料)首先具备自身无毒无害(即无氯、无苯、无铅、无铬、无镉等),对人体、环境不造成污染。制造该材料所耗用的原材料及能源少,并且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对大气、水源的污染,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或易被环境消纳。材料具有所需的强度,与内装物不发生化学作用,性能稳定。易于加工制造,来源丰富,价格低等。
四、消费者
绿色包装应符合消费者心理特点,尤其是当今“绿色浪潮”的兴起,有些消费者尤其偏爱绿色包装商品。绿色包装还应考虑到消费者应用的便利,好开启、好装卸、好携带。同时还应顾及到人们的风俗习惯及个性偏好需要。
五、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的设计要根据最终产品的需要而设计,①要有保护功能,结构要符合力学强度,即对产品的形态完整和质量不变有保证。②产品的外观、造型要符合内装物的需要和美观,同时轻量化、材料单一化,外装潢要典雅、美观。具有很好的广告效果。加工制作工艺设计简单,经济,清洁,节能,无污染。
六、包装加工制造(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绿色包装加工制造工艺要考虑采用“清洁生产”,即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辅料,不产生任何污染环境的副产物和废气废水等。节省材料,节省能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
七、包装成本
绿色包装设计应考虑到包装成本与内装产品的价值,杜绝“过分”包装,在满足使用、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减少加工制造的工序,降低能源消耗,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以有效地降低包装成本,增加利润。
八、回收再利用及可降解功能
绿色包装的设计应考虑到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及可降解功能。设计采用的原料必须是可回收再造的原料,或者是可生物降解、水降解、光降解、光/生物降解的材料,易于破碎成碎片回归自然,有效地保护环境。也可以是经清洁处理后再重复使用的包装物。
九、生命周期评估(LCA)
绿色包装设计应考虑到应用生命周期评估,即从原料的采集、包装产品的制造加工,包装产品的流通,使用废弃后的回收处理、再造等全过程中对环境是否产生污染的评估系统,以达到国家及国际的绿色生产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返回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