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制作工艺与检测技术标准实用手册》
第一篇 商品包装概论
第二章 商品在流通中的质量变化
第四节 商品质量变化的内在因素
了解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因素,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是研究包装技术和包装方法的前提。
商品在流通领域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组成成分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所赋予的性能等内在因素。
一、商品的化学成分
商品的种类繁多,按化学成分可把商品分为有机成分的商品和无机成分的商品两大类。所以必须根据多种商品的不同化学成分采取相应的包装技术和包装方法。
(一)无机成分的商品
无机成分的商品一般是指不含碳氧结构的化合物,但包括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以及氰化物等)。属于这类商品的有化肥、部分农药、搪瓷、玻璃、五金商品及部分化工商品等。这类商品成分中的元素种类不同,结合形式不一样,有的是单质,有的是化合物或混合物等。
(二)有机成分的商品
有机成分的商品是指以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为成分的商品,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以及氰化物等。属于这类成分的商品其数量相当庞大,如棉、毛、丝、麻及其制品,还有化纤、塑料、橡胶制品、石油产品、有机农药、有机化肥、木制品、皮革、纸张及其制品、蔬菜、水果、食品等。这类商品成分中,结合形式也不相同,有的是化合物,有的是混合物。
在商品中,一般多是由几种成分或几种材料组成的,即以混合物为成分的商品。例如火柴、油漆、黑火药等都是混合物。火柴是由硫磺、赤磷、氯酸钾和木材等混合组成的,油漆是由粘合剂(油或树脂)、溶剂油及其他材料(颜料或辅助材料)等混合组成的,黑火药是由硫磺、氯酸钾或木炭粉等混合组成的。因此在包装这类商品时,要根据其混合物的成分、性质等,采取有效的包装技术和方法。
二、商品的结构
商品的种类繁多,各种商品有各种不同的形态结构,如气态商品,分子运动迅速,分子间距离大,其形态随包装容器而异。液态商品分子运动速度较气态商品慢,分子间距离也较气态商品小,其形态也随包装容器而变。只有固态商品具有一定的外形。各种不同类别的商品从形态结构上来分,可以分为外观形态和内部结构两大类。
(一)商品的外观形态
商品的外观形态一种是人为的,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商品外形,例如玻璃杯、各种灯具等。另外一种是天然形成的外观形态的商品,例如各种农副产品水果、鸡蛋等。由于商品外观形态的多种多样,所以在包装时就要根据待装商品的体形结构来合理排放在包装容器内,提高包装容积的利用率。
(二)商品的内部结构
商品的内部结构也就是构成此类商品原材料的成分(分子、原子)。这种结构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各种仪器来进行分析观察,所以又叫商品的微观结构。
商品的微观结构对商品性质往往影响极大,有些分子的组成和分子量虽然完全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性质就有很大差别。例如白酒中含有乙醇(C2H5OH),它与甲醚(CH3-O-CH3)的分子式C2H6O相同,分子量也都是46,但由于结构不同,性质也不一样。前者用作饮料,后者则不能食用。在包装上也就要采用不同的技术与方法。
返回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