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资料查询:提供国内外与钢桶包装相关的资料,包括行业经典、企业名录、报刊杂志、资料下载等等资料。
  首页-专著选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

主讲/辛巧娟

 

底层管理文件(28)——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和范围

为增强应对和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贮存管理、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2 事故类型和响应分级

2.1 事故类型

本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腐蚀品和少量剧毒品。根据化学品的属性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

2.2 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处理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两级:

(1) 一级事故:超出公司内救援能力。出现1 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事故并未停止,且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危害,甚至对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的,根据现场的施救能力无法施救的。上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启动上级应急预案,请求支援。

(2) 二级事故:在公司救援控制能力范围内。无人员伤亡,事故已经停止或在可控制范围内,根据现场的施救能力可以施救的。

3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应急组织机构

3.1.1 应急组织机构图(见图1):


图1 应急组织机构图

3.1.2 应急工作组组成

(1) 组长:总经理。

(2) 副组长:管理者代表。

(3)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由应急工作组事先从相关部门中确定应急工作的其他机构人员,并明确两位以上责任人和有充分余量的人员名单。事故发生后应急工作组从名单中选择适当人员组成现场指挥部、事故救援组、疏散引导组、安全警戒组、信息记录组和后勤保障组,并按3.2条款的职责开展工作。

3.2 组织机构职责

3.2.1 现场指挥部职责:

(1)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立即通知消防部门。

(2) 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危险化学品属性,确定人员疏散、救援方案。

(3) 根据先救人、后扑救原则,布置救人、疏散、救援等任务。充分利用现有应急设施,在能力范围内组织施救。

(4) 及时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现场事态,上报事故情况。

(5) 应急救援机构等部门到达后,及时向指挥员报告情况,并协助其组织抢险。

3.2.2 事故救援组职责:

(1) 侦查灾情,掌握发展动态,判断救援能力。

(2) 将未泄漏的危险化学品转移到安全区域内。

(3) 发现被困、受伤人员,以救人为主。

(4) 充分利用救援设施、装备器材组织救援,堵截源头,控制蔓延。

(5) 救援机构到达后,协同其抢险。

3.2.3 疏散引导组职责:

(1) 督促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指挥、引导人员向建筑外疏散。

(2) 清点人数、核对该部门当班的人数,确定无人员被困或失踪。

(3) 根据灾情的发展,及时向相邻企业或居民通报灾情,并引导撤离至安全区。

(4) 如已发展至一级事故,应上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启动上级应急预案,请求当地应急救援机构支援。

3.2.4 安全警戒组职责:

(1) 清除路障,指挥一切无关车辆离开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现场。

(2) 劝导过路行人撤离现场,维持事故现场外围的秩序。

(3) 迎接、引导救援机构到事故发生部位。

(4) 在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前,避免记者等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禁止破坏现场。

3.2.5 信息记录组职责:

(1) 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

(2) 根据事故现场人员描述,如实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当事人姓名。

3.2.6 后勤保障组职责:

(1) 对应急物资的收集和保管,及时提供应急车辆。

(2) 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

 

4 火灾、爆炸事故响应程序

4.1 火灾、爆炸事故响应程序流程(见图2)。


图2 火灾、爆炸事故响应程序流程

4.2 火灾、爆炸事故报警

接到火灾、爆炸事故报警,确认事故部位、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信息记录组准备企业资料(1人),后勤保障组准备应急物资和车辆(2人),联络消防部门,告知其该企业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的种类、大致存量。

4.3 人员疏散

确认人员滞留及伤亡情况,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协同企业应急指挥小组引导所有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疏散,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立即以班组为单位清点当天出勤人员,如有缺失,立即想办法联系,并及时汇报到现场指挥部。

4.4 火灾、爆炸事故救援

4.4.1 确定事故情况

(1) 确认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位置,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及其储存量。

(2) 明确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周围有无易燃品。

(3) 确定火灾、爆炸事故扑救的基本办法。

(4) 确定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和进一步发展的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公司灭火能力。

4.4.2 采取必要措施

(1) 收集一切可用于灭火、减爆的消防设施、器材,组织公司义务消防队赶赴现场,救助被困、受伤人员,对初期火灾进行灭火。

(2) 隔离开事故场所附近其他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质,防止火势扩大。

(3) 消防队到现场后,协助消防队灭火, 一旦火势失去控制,超出灭火能力范围,立即上报,请求支援。

4.5 安全警戒

(1) 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

(2) 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

①只准应急救援人员、车辆进入,其余人员、车辆必须经现场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入;

②对无关人员劝其离开,禁止围观,直至火灾扑灭、现场取证结束及现场有毒有害物质清理结束,经现场指挥部批准后解除。

4.6 信息记录

(1)对火灾现场情况进行拍照记录,记录着火部位、火势、人员救援、灭火、现场指挥领导、着火后的现场情况、火灾证据。

(2) 询问火灾目击者和企业管理人员:起火的部位,着火危险化学品的属性(化学品技术说明书),引着的原因,着火物质的存量,着火部位的面积,周围车间仓库的情况,有无可燃物、危险化学品。及时将信息报给现场指挥部和灭火救援组。

4.7 后勤保障

为相关人员提供应急物资,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清点收回应急物资。

4.8 信息报送

根据现场伤亡情况进行信息报送,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受伤,1小时内报告地方政府安全主管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编写火灾信息并上报主管部门。

 

5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响应程序

5.1 事故报警

接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报警后,确认泄漏物质的品名和属性,是否有毒有害,泄漏物质为气态还是液态,液态的挥发性,是否易燃、易爆。联系消防、环保、医疗等部门。

5.2 人员疏散

确认人员滞留及伤亡情况,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协同企业应急指挥小组引导所有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疏散,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立即以班组为单位清点当天出勤人员,如有缺失,立即想办法联系,并及时汇报到现场指挥部。

5.3 泄漏救援

5.3.1 确定事故情况

(1) 确定泄漏源的位置,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

(2) 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3) 确定泄漏物质存量、泄漏量,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4) 明确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中毒等),泄涌危及环境的可能性。

(5) 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5.3.2 采取救援措施

(1) 对液体的泄漏用沙土掩埋、海绵吸附、挖掘隔离带。

(2) 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水溶性气体(如氨气)用水雾稀释,进行救援人员必须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

(3) 必要时请求外部专业救援机构支援。

5.4 安全警戒

(1) 泄漏事故发生后隔离事故现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 只准应急救援人员、车辆进入,其余人员、车辆必须经现场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入,对无关人员劝其离开,禁止围观,直至事故被控制、现场取证结束及现场有毒有害物质清理结束,经现场指挥部批准后解除。

5.5 信息记录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拍照记录,记录泄漏情况、人员救援、灭火、现场指挥领导、事故后的污染情况。询问事故目击者和公司管理人员:

(1) 泄漏的部位,着火的物质,导致泄漏的原因,危险化学品的存量。

(2) 污染的面积,周围公司人员的情况。及时将信息报给现场指挥部和事故救援组。

5.6 后勤保障

为相关人员提供应急物资(如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清点收回应急物资。

5.7 信息报送

根据现场伤亡情况进行信息报送,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受伤,1小时内报告地方政府安全主管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编写事故信息并上报。

 

6 危险化学品车交通事故响应程序

6.1 事故报警

接到危险化学品车交通事故报警后,确认泄漏物质的品名和属性,是否有毒有害,泄漏物质为气态还是液态,液态的挥发性,是否易燃、易爆、有毒。联系交通、消防、环保、医疗等部门。

6.2 人员疏散

确认肇事车辆内有无人员滞留及伤亡情况,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协同交管部门疏导交通,根据泄漏的范围和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疏散周围企业和路过行人车辆,并及时汇报到现场指挥部。

6.3 泄漏救援

6.3.1 确定事故情况

(1) 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

(2) 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

(3) 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4) 确定泄漏物质存量、泄漏量,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5) 明确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中毒等),泄漏危及环境的可能性。

(6) 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6.3.2 采取必要措施

(1) 对液体的泄漏用沙土掩埋,海绵吸附,挖掘隔离带。

(2) 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水溶性气体(如氨气)用水雾稀释,进入泄漏区域内进行救援人员必须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请求外部专业救援机构支援。

6.4 安全警戒

(1) 泄漏事故发生后隔离事故现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 只准应急救援人员、车辆进入,其余人员、车辆必须经现场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入。

(3) 对无关人员劝其离开,禁止围观,直至泄漏事故被控制、现场取证结束及现场有毒有害物质清理结束,经现场指挥部批准后解除。

6.5 信息记录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拍照记录,记录泄漏情况、人员救援、灭火、现场指挥领导、事故后的污染情况。询问事故目击者和企业管理人员:

(1) 泄漏的部位,引发着火或中毒的物质,导致泄漏的原因,危险化学品的存量。

(2) 污染的面积,周围公司人员的情况。及时将信息报给现场指挥部和事故救援组。

6.6 后勤保障

提供应急物资(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给其他各组,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清点收回应急物资。

6.7 信息报送

根据现场伤亡情况进行信息报送,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受伤,1小时内报告地方政府安全主管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编写事故信息并上报。

 

返回目录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