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
主讲/辛巧娟

程序文件(28)——数据分析应用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活动中有关数据,应用统计技术以控制和验证过程能力、产品特性、环境和职业健康活动,以证实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改进的机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中有关数据的确定、收集和分析,以及统计技术应用。
3 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归口管理本程序。
3.2 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收集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分析识别原因,持续改进,提高绩效。
3.3 总工程师监督、指导本程序的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数据的确定和收集
4.1.1 数据的来源
(1) 各部门所涉及的运行过程/活动,包括:
①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③产品特性趋势、产品合格率、产品市场占有率;
④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数据;
⑤过程能力指数等。
(2) 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相关数据。
(3) 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活动的相关数据。
(4) 外部市场、竞争对手和相关方的相关数据。
4.1.2 数据的收集
(1) 各车间负责收集在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与本部门工作/活动有关的相关信息和记录。
(2) 各管理部门重点收集下列数据:
①生产计划部负责收集工艺技术管理、生产过程相关的信息、记录。
②产品销售部收集与顾客相关的信息,办公室收集与其他相关方相关的信息。
③技术开发部负责收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以及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的信息记录。
④物资供应部负责收集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相关信息,供方的产品质量相关数据。
⑤综合管理部负责收集产品质量评价、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相关的数据。
4.2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的范围,可包括:
(1) 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工艺方法、产品特性、工程难点、质量趋势)。
(2) 顾客满意度分析(对投诉意见和提出建议的分析)。
(3) 管理体系评价(对不合格/观察项统计分析)。
(4) 目标的制定修改。
(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判定。
(6) 供方和外包方的控制。
(7) 其他管理活动。
4.3 数据分析方法选用的一般要求
4.3.1 各部门可参考GB/Z 19027《GB/T 19001的统计技术指南》并按实际需要选用数据分析的方法。
4.3.2 公司推荐使用下列几种统计技术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1) 抽样检验,应用于物资原材料特性的分析,产品质量等级的判定等。
(2) 因果图,应用于不符合原因的分析。
(3) 排列图,应用于不合格品/项的分析。
(4) 方差分析,分析和验证过程能力。
(5) 试验设计法,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等。
4.3.3 其他方法的使用:
(1) 在生产过程中如需运用特殊的统计技术,由生产计划部在下达生产计划时予以明确。
(2) 在QC小组活动中,鼓励采用各种统计技术进行质量改进。
4.4 数据分析统计技术应用管理
4.4.1 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统计技术方法,并按规定要求进行使用。必要时,形成《数据分析专题报告》。
4.4.2 综合管理部负责对统计技术应用成果进行评价,并组织相关部门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上述记录或信息进行分析,以了解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度、产品及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及趋势。
4.4.3 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改进的机会:
(1) 各部门在评价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基础上,确定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或改进的方面。
(2) 综合管理部汇总分析各部门改进需求,每季度编制《改进需求报告》。
(3) 《改进需求报告》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总经理,为领导改进活动的决策提供主要的依据。
(4) 领导决策的改进活动由责任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改进活动。
5 相关文件
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 GB/Z 19027《GB/T 19001统计技术指南》
6 相关表格和报告
6.1 《数据分析专题报告》(略)
6.2 《改进需求报告》(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