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
主讲/辛巧娟

程序文件(20)——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定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做出反应,预防或尽可能减少伴随的损失和影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服务活动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
3 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归口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
3.2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知识培训。
3.3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预防控制,并参与全公司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活动。
3.4 技术副总经理监督、指导本程序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
经对环境和危险因素的评价,我公司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有:
(1) 电气或可燃物火灾事故。
(2) 锅炉爆炸。
(3) 压力容器或气瓶爆炸。
(4) 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5) 食物中毒等。
对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按《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规定》进行具体管理。
4.2 应急准备
4.2.1 应急预案
(1) 综合管理部就可能发生的各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组织各相关部门分别编制相关的《应急预案》。
(2) 各《应急预案》应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2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现场危险类型(如:如易燃、易爆、泄漏)、预计影响范围、救援机构、职责分工、联络信息、疏散路线、采取的措施、外部支援和人员培训等。
(2) 应急预案应考虑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如应急服务机构、相邻组织或居民等。
4.2.3 应急准备的日常管理
(1) 根据已识别的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类型,在危险区控制点(如剧毒品库、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场所及重大危险源存在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或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危害告知牌或警示语(如有毒物品、高压危险、禁止烟火),在明火作业、抢险施工或吊装等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如危险作业区、注意安全、当心触电、注意防护等)。
(2) 在重大风险控制点应按综合管理部核定的《应急设备与物资清单》配备必要的应急防护设备、物质和器材等,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及重点要害岗位人员应配备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靴子、防护眼镜、防毒面罩),并培训员工熟练使用。根据应急救援抢险的需要配备必要的救援车辆及安全警戒器材。
(4) 综合管理部必须对各种应急设备、设施经常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测试,对重大风险场所、关键要害岗位的应急器材和安全设施进行定点标识和定期检查,健全紧急情况时的对内、对外联络渠道。
(5) 各部门负责将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疏散的路线标识和集合地点张贴在显要位置,各部门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6) 人力资源部对与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有关的岗位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指导应急预案的贯彻落实。
4.3 应急预案演练和评审
4.3.1 应急预案演练
(1) 可行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以确定现有设备及程序的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2) 综合管理部或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可能发生部门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可行时可适当考虑有关的相关方参与其中。演练前应编写《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演练。演练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并编写在《应急预案演练报告》中。
4.3.2 应急预案评审
(1) 综合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评审应急预案,特别是在定期演练和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根据评审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订,以确保应急预案与响应的适宜性,使其不断完善。
(2) 对任何已识别的纠正措施的需求或预防措施的机会进行整改,综合管理部负责后续验证。
(3) 编写《应急预案评审报告》,以记录应急预案评审及其更改,以及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4.4 应急响应
4.4.1 一旦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应按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实施控制。责任人员或发现人员对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首先做出有效反应,进行施救。如事态严重难以处理或控制,应立即与主管部门责任人联络,主管部门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按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响应。
4.4.2 应急响应的程序为:接警(快速反应)→控制(切断源头,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救人(救助负伤或中毒人员,紧急疏散参加救援之外的员工和居民)→处置(调查、监测、清理现场)。
4.4.3 应急响应负责人必须迅速赶赴现场指挥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工作,并审定现场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处置措施。
4.4.4 应急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4.4.5 参加应急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或无故不到现场,导致事件(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4.6 综合管理部负责事件(事故)警戒区域的标识与警戒任务,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4.4.7 当事故导致的应急状态超出了公司自身的应急响应能力时,应及时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员决定是否向上级主管们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医疗救护、消防、治安保卫、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紧急援助。
4.4.8 事故发生后,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改进活动按《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 相关文件
5.1《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5.4《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6 相关表格和报告
6.1 《应急设备与物资清单》(略)
6.2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纪录》(略)
6.3 《应急预案》(略)
6.4 《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略)
6.5 《应急预案演练报告》(略)
6.6 《应急预案评审报告》(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