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
主讲/辛巧娟

程序文件(2)——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记录真实地反映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控制过程,以提供对产品、过程、体系以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符合要求的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与本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关记录的控制。
3 职责
3.1 办公室(文件档案室)归口管理记录控制。
3.2 各部门负责与其相关的记录的管理。
3.3 记录填写人员对所记录的每一项数据和信息负责。
4 工作程序
4.1 记录的编制
4.1.1 记录分为以下三类:
(1) 原始记录: 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项活动进行情况的最初直接的记录。
(2) 统计报表: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根据一定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照一定的报送时间和程序,进行加工整理,提供资料的一种形式。
(3) 报告:对一定的原始记录、报表、资料,经过一定程序的分析、判断后做出的评价或意见。
4.1.2 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卡片、表格、图表、书面报告,也可以是拷贝、磁带、软盘、光盘或胶片。
4.1.3 记录表格的管理:
(1) 办公室(文件档案室)组织各部门收集各类文件中规定的记录表格,编制《公司记录清单》(内容包括记录的名称、编号、填写部门、发放范围和保存期),后附记录表格的空白样式。
(2) 记录的保存期应与该记录涉及的产品、活动或服务的寿命(工作)周期相当,除另有规定者外,分为3 年、5 年,、今10 年、20 年、永久五档。保存期应在记录中的显著位置明示。
(3) 《公司记录清单》(包括所有记录表格的空白样式)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至各部门执行。
4.1.4 需对记录样式进行修改时,由申请修改的部门提出,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2 记录的填写与传递
4.2.1 各部门、各岗位按要求填写记录,做到“五要、五不要“:
(1) 要字迹工整、纸面整洁,不要在原始记录上乱写乱画。
(2) 要用钢笔或签字笔(黑色或蓝色)填写,不要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
(3) 要签姓名,不要只写姓或名。
(4) 要填写当时日期,不要提前或滞后。
(5) 要做到数据准确、项目齐全,不要漏项。
4.2.2 记录不得修改、涂改,确有当时记录错误时应自记录人划改,并在划改处签名或盖章、注明日期。
4.2.3 记录应按规定的范围呈报或分发,原始样本留填写部门。
4.3 记录的归档
4.3.1 各部门形成的记录超过3 个月后应向办公室(文件档案室)移交归档,并做好《记录交接清单》的记录。
4.3.2 记录归档后,办公室(文件档案室)应分类按形成部门、内容或日期装订成册,并在封面上注明形成部门、记录名称及日期范围,并建立《归档记录清单》。
4.4 记录的保存
4.4.1 记录应保存在安全、干燥的地方,注意做好防火、防虫蛙、防潮等工作。对于保存在磁带、软盘与光盘中的记录还要做好防压、防磁、防晒等,并及时备份,防止存储的内容丢失。
4.4.2 记录应做出明显标记,并遵循便于检索、追溯和安全的原则存放。
4.5 记录的查阅
4.5.1 经保存部门负责人同意,记录可提供给公司相关人员查阅,记录管理人员应及时收回。
4.5.2 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外来人员可在规定的区域查阅本公司的记录,经总经理同意可予转录,但不得复制,记录管理人员应及时收回。
4.6 记录的处理
4.6.1 办公室(文件档案室)每年检查一次,对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填写《文件/记录销毁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销毁。已销毁的记录应在《归档记录清单》备注中注明。
4.6.2 外来记录,如供方提供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计量检定报告、顾客投诉,以及相关方建议、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记录等,由相关部门与相关文件或资料同时保存或处理。
5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 相关表和报告
6.1 《公司记录清单》(略)
6.2 《记录交接清单》(略)
6.3 《归档记录清单》(略)
6.4 《文件/记录销毁记录》(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