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典型案例》
主讲/辛巧娟

综合管理手册(7)
6 管理职责/6.4 工作环境
1. 总则
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2. 职责
(1) 设备保障部归口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管理。
(2) 办公室归口办公和生活场所的工作环境管理。
(3) 各部门确保本部门工作环境的控制。
3. 工作程序
(1) 公司建立并保持《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确保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
(2) 考虑物质、社会、心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并管理适用的工作环境,并识别、评价和控制其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3) 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生产或办公、生活场所的实际需要,对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并按其进行管理。
(4) 各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负责维护和管理各自的工作环境。
4. 支持性文件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7 实施和运行/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1. 总则
通过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2. 职责
(1) 生产计划部归口管理产品实现的策划。
(2) 各部门负责与其业务相关的产品实现的策划活动。
(3) 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指导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3. 工作程序
(1) 产品实现策划应与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其他要求(如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并考虑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产品实现策划阶段的相关内容。其一般包括:
①产品的目标和要求,如执行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本公司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本公司与顾客签订的合同要求等。
②针对产品所需建立的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③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相应的产品接收准则。
④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2) 策划的输出包括:
①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公司的运作方式,必要时形成适宜于执行或操作的文件(如与产品实现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或相关质量计划。
②文件的编制应考虑:
a) 文件内容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要求相一致;
b) 可引用已有的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也可根据新的要求进行编制;
c) 可以是涉及总体的,可以是有关单个过程的(如设计或采购文件,检验或试验规范),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活动的(如某项技术服务、技术洽谈文件)等。
③需要时,针对应用千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的规定,按《质量计划管理程序》制订质量计划。
④输出文件或质量计划应根据需要提出,生产计划部组织相关人员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编制和控制。
4. 支待性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
(2)《质量计划管理程序》。

7 实施和运行/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 总则
通过与各种渠道(包括顾客、市场、相关方等)的沟通,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并对其进行评审,以确保本公司具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从而提高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2. 职责
(1) 产品销售部归口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 其他部门协助实施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3) 供销副总经理组织、指导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3. 工作程序
(1) 公司建立并保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有效实施。
(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①公司应确定与产品有关要求,包括:
a) 顾客明确规定的有关要求,包括产品质量、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运输方式、交货期、包装要求、售后服务等;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须的要求;
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d) 本公司附加的对顾客的要求或责任(如内控标准等);
e) 环保和安全要求等。
②对顾客提出的每项产品意向要求,都应明确与CD 中相关的内容。
(3)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①在每项投标或接受每一份合同或订单之前,公司应对确定的产品要求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 各项要求是否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
b) 对口头订货或口头提出的要求,要以适当方式进行确认;
c) 不一致的要求是否得到解决,顾客潜在要求是否得到识别;
d)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e) 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要求。
②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应对变更内容进行再评审并对相关文件进行修改,确保相关人员获悉变更的要求。
③应保持评审或再评审记录及评审所引起措施的记录。
(4) 与顾客和相关方的沟通。
①按照《沟通、协商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的规定,在售前、售中、售后就产品要求的信息、协议、合同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以及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包括顾客投诉),与顾客建立联系和有效沟通的渠道,并对顾客的反馈信息作出回应处理,确保顾客满意。
②由主管部门对相关方的有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抱怨进行受理和登记,并进行及时、妥善处理。
4. 支持性文件
(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2)《沟通、协商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