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制造技术》
杨文亮 辛巧娟 编著

第八章 钢桶桶身焊接工艺
第二节 电阻焊焊接工艺
二、桶身缝焊工艺
1.缝焊的特点
常用缝焊的焊缝均由一个个焊点组成,按核心熔化重叠度不同,可以分为滚点焊或气密缝焊。钢桶桶身的缝焊属于气密缝焊。缝焊一般采用调幅电流,也可采用直流电流。组成气密缝焊的各个焊点的形成过程,同样存在着加压、加热熔化和冷却结晶三个阶段,但与点焊过程有两点最主要的区别:其一是传递压力,通电加热的焊轮不断变换焊接位置,故电流场、热场的分布和熔化区结晶特点均与变换位置的速度有关,其二是不可避免的分流使焊接区电流场、热场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2.缝焊工艺规范参数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因缝焊接头的形成与点焊本质相同,因而影响接头质量的很多因素也是类似的。因为分流的存在,焊接电流Iw一般比点焊时增加15~40%,具体数值视材料导电性、厚度和点距(或重叠度)而定。电极压力与点焊时接近。
焊接速度Vw决定滚盘与板件表面接触面积,也表明板件表面某点与滚盘相接触的时间,可见,电流场的分布、分流大小、预热与缓冷的传导作用和散热能力等皆与焊速Vw有关。
缝焊时板件不断移动,使焊轮下的接触面不断改变新的部位,板件各处加热必然与该处电流脉冲真正作用时间有关。如果不考虑分流预热作用,那么受电流脉冲时间愈长的部位,加热愈严重,使熔化区或过热区扩大,而作用时间短的部位,只存在晶粒长大或塑性状态。
缝焊规范参数的选择与点焊相似,是按工艺图纸、依据桶身材料性能、厚度、质量要求及设备条件来选择。一般可参考已有规范资料或图表预先确定,再通过工艺实验修正。表8-3为低碳钢板的桶身缝焊时所用的规范。随着板厚的增加,焊速应降低,而点距应增大。
焊轮宽度与点焊电极直径选择方法相似,另外还需要考虑焊件结构开敞性及搭边尺寸等。传统国产半自动缝焊机多用窄边焊轮,以减小搭边尺寸,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热效率,减少焊机功率。焊轮直径的改变影响了焊轮与板件的接触面,对电流场分布与散热都有重大影响。只要焊件结构允许,焊轮直径应尽可能选大些,并使上下两焊轮直径接近。但对弧形焊件,因下板与焊轮的接触面大于上板,故下板的散热加强而电流密度减低,使核心偏向上板,所以应调整使上轮直径大于下轮直径。
表8-3 钢桶缝焊工艺规范(低碳钢)
板厚 |
0.4 |
0.8 |
1.0 |
1.2 |
2.0 |
焊轮宽度
(mm) |
最小b |
3.7 |
4.7 |
5.1 |
5.4 |
6.6 |
标准b |
5.3 |
6.5 |
7.0 |
7.7 |
10 |
最大B |
11 |
13 |
14 |
14 |
17 |
电极压力
(N) |
最小 |
2000 |
2500 |
2800 |
3000 |
4100 |
标准 |
2200 |
3300 |
4000 |
4700 |
7200 |
最小搭边尺寸(mm) |
最小 |
7.2 |
9.3 |
10.0 |
11.0 |
13.2 |
标准 |
10.2 |
12.5 |
13.5 |
14.5 |
17.5 |
高速缝焊 |
焊接时间(周) |
2 |
2 |
2 |
2 |
3 |
间隔时间(周) |
1 |
1 |
2 |
2 |
1 |
焊接速度
(m/min) |
2.8 |
2.6 |
2.5 |
2.4 |
2.2 |
焊接点数
(点数/10mm) |
4.2 |
4.6 |
3.6 |
3.7 |
4.2 |
焊接电流(kA) |
12 |
15.5 |
18 |
19 |
22 |
中速缝焊 |
焊接时间(周) |
2 |
3 |
3 |
4 |
5 |
间隔时间(周) |
2 |
2 |
3 |
3 |
5 |
焊接速度
(m/min) |
2 |
1.8 |
1.8 |
1.7 |
1.4 |
焊接点数
(点数/10mm) |
4.5 |
4.9 |
3.4 |
3.0 |
2.5 |
焊接电流(kA) |
9.7 |
13 |
14.5 |
16 |
19 |
低速缝焊 |
焊接时间(周) |
3 |
2 |
2 |
3 |
6 |
间隔时间(周) |
3 |
4 |
4 |
4 |
6 |
焊接速度
(m/min) |
1.2 |
1.1 |
1 |
0.9 |
0.7 |
焊接点数
(点数/10mm) |
5.1 |
5.7 |
6.0 |
5.3 |
3.9 |
焊接电流(kA) |
8.6 |
11.7 |
13 |
14 |
16.5 |
备注 |
焊接形状尺寸 |
|
3.桶身缝焊的一般要求。
以焊接200升钢桶桶身为例,一般钢材为:08号优质碳素钢板,热轧板或A2、A3普通碳素钢冷轧板,材料厚度多为δ=1.2毫米。
采用FN1—150—5型缝焊机进行缝焊时,焊接速度为1.5~3m/min;焊接电流为14000~18000A,电极压力为2~3kg/cm2,焊缝宽度为5.5+0.5㎜。
工艺要求一般为:焊缝两端应脱焊,但脱焊处长度不得超过3㎜,也不允许出现拉长凸嘴,焊缝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的抗拉强度,焊缝要平直,不得偏斜或脱出搭边,无开焊或裂边。焊缝外观要均匀,不得出现起泡、飞刺、烧黑或烧起皮现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