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一篇:钢桶生产精益化管理
第三章 生产进度控制
19 |
问 |
在工作中影响生产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瓶颈,应如何消除生产瓶颈? |
答 |
首先要了解生产瓶颈的特点,然后正确选用瓶颈的解决办法,如充分利用瓶颈中的所有时间、不让瓶颈有任何因待料而产生的停工损失等,通过这些方法来消除瓶颈。 |
【详解】
1、生产瓶颈的特点
要控制生产进度,维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消除生产瓶颈。在生产中,瓶颈就是时间要求最多的工序,瓶颈的生产量决定整条流水线的产量。前道工序做得再快,只不过是堆积了很多半成品;后面工序做得再快,也需要等待前面的半成品生产出来,才能继续生产。
事实上,任何一条被组建起来的流水线都存有瓶颈。只要不平衡,就意味着有一个时间要求最多、产能最低的工段。这个工段、这台设备或者这个部门就是整条生产线的瓶颈,瓶颈的存在会制约工厂其他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唯有消除瓶颈。
生产进度控制的关键是打破瓶颈,在生产系统内部改善整个流量的不平衡。发现瓶颈,并想办法释放和提高瓶颈的效率,是提高工厂其他资源利用率的一个根本对策。
2、瓶颈的解决办法
(1) 充分利用瓶颈中的所有时间。瓶颈的效率决定着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所以,要想方设法利用瓶颈的每一分钟,不让瓶颈因午休等因素停产。
(2) 不让瓶颈有任何因待料而产生的停工损失。在瓶颈工序的前面,可以多准备一些缓冲的安全库存,预防瓶颈工序断料。因为瓶颈工序的停工意味着整个生产必然降低效率。
(3) 不让瓶颈工序出现短暂停机现象,或者降低生产速度。不要让瓶颈工序出现短暂停机现象,应保持生产速度不降低,从而确保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不让瓶颈存在丝毫的动作浪费和加工浪费。瓶颈工序出现可能隐藏着技术部门带来的一些加工浪费。因此,需要通过流程效率的改善,寻找整个瓶颈过程中隐藏的浪费活动、等待活动、无用寻找活动,并加以排除。瓶颈中每找回、排除一分钟的无价值活动,企业的流水线就会多解放出来一分钟的产能。
(5) 不让瓶颈产生不良品。瓶颈产生一个不良品,它的生产效率就等于零,必须重新浪费一倍的时间再做出一个产品。所以,要尽量避免瓶颈产生不良品,所有的质最改进措施都必须面向瓶颈。优先改进瓶颈,以提高整条生产流水线的效率。
(6) 减少瓶颈后道工序的不良品或废品,以减少瓶颈再追加生产的机会。瓶颈后道工序假如产生不良品或废品,意味着瓶颈工序做出来的半成品就白做了,这叫产生不良品或废品的损失。整个质量管理的第二优先顺序是管理瓶颈工序的后面几道工序。要想尽办法让它们不产生废品,更不能返工返修。因为只要一报废,就意味着瓶颈工序的效率损失,从而会对整个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7) 由瓶颈向前道工序传递需求信息。提前告诉前道工序瓶颈工序要做什么,以此保证瓶颈不会停工待料。
(8) 添加设备。如果在不添置机器的情况下用尽了一切办法,瓶颈还是无法消除。这时,工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只好再添置设备,以排除瓶颈对整个生产效率的影响。
3、瓶颈转移的处置
(1) 瓶颈位置的转移
a. 瓶颈转移的定义。工厂原来的瓶颈改善后,它可能转移到原来第二名的位置。因原来瓶颈的效率提升,导致新瓶颈会向第二名的位置转移。所以,只有持续进行瓶颈的攻坚战,不断地想办法,找出新瓶颈在哪里,不断解决瓶颈问题,整条流水线的产量才会提高。
b.瓶颈转移的方向。瓶颈可能是由一台设备向另一台设备转移;也可能从一个工序向另一个工序转移;还可能会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在生产部门能够高效生产后,瓶颈就会转移到业务部门,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订单,才能满足生产的高效率。
c. 瓶颈的具体形态。瓶颈的形态可能是物理性的,也可能是流程性的,还有可能是政策性的。物理性和流程性的瓶颈好理解;政策性的瓶颈是指工厂的政策,可能造成整个效率难以达到最高,例如,不正确的绩效考核制度可能成为工厂运营的瓶颈。
(2) 瓶颈的查找方法。要打破瓶颈,首先需要发现瓶颈的位置。在传统的生产流水线或生产车间,要发觉瓶颈在哪里可能不太容易。瓶颈的查找方法如下所示。
a. 观察法:
即管理者查看车间内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台设备,看哪道工序或设备的前面堆积着很多待加工的半成品,很可能这道工序或设备就是瓶颈。
b. 先做5S
观察法很简单,但很多工厂做不到。因为很多工厂的半成品堆积在中转仓库,根本看不出来哪里是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先做5S, 让现场井然有序,即现场出现的东西尽可能地定量限制。借助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发现瓶颈。
c. IE的运用
IE又叫工业工程学,是关于怎样做工程分析、怎样做动作分析、怎样做时间分析、怎样进行平衡率分析和怎样进行搬运分析的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把生产资源最合理地配置在一起。如果通过5S还不能发现瓶颈,就只能通过IE进行纸上作业。计算每一道工序的作业时间,依据理论时间的测算来估计瓶颈可能在哪个工位。
【专家点拨】
判断瓶颈的关键:不管是制造流程,还是管理流程,都让它们透明化、可视化、标准化、稳定化。只有这样才好管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