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一篇:钢桶生产精益化管理
第二章 生产计划管理
8 |
问 |
我厂是订单型企业,是按照订单开展生产的,应怎样做好订单型生产计划? |
答 |
首先,要做好订单管理,尤其是订单的审核,因为只有做好审核工作,才能决定是否接受这个订单。在具体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分情况制订3~6个月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等,以满足订单生产的需要。 |
【详解】
1、订单型生产的特征
(1) 订单型生产是按客户的订单,展开设计生产的类型,其工作的性质依客户要求的品种、规格、交货期、价格而定。
(2) 在订单型生产中,通常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严,且每次下的订单同以前完全一样的产品不多,虽不完全是新产品,但都可能有新的设计,大小、尺寸、形状多少有所改变。
(3) 在订单型生产中,由于每次下的订单都可能会有所变化,故主要生产原辅料的购置都在接单后才展开,多数情况下采购的前置时间较长。
(4) 在订单型生产中,订单量时多时少,工作负荷变动大,在量大时,外包的情形多。
(5) 尽管是订单型生产,每笔订单上产品的品种、规格等都可能有所变动,但就一个工厂而言,其产品机能一般基本上一致,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间总是有一些共同性的零配件等,对这些共同性的零配件则可按计划型方式组织生产,接单后,再按订单要求组合成客户所要的产品,以缩短生产周期,这样的模式就是混合生产型。
2、订单型生产相关计划
为使生产日程计划安排与实施可行,必须根据订单需要制订各项生产相关计划,各项生产相关计划要点如下所示。
(1)途程计划:从途程计划中可知产能负荷状况,使日程计划安排更切实际。
(2)人员计划:生产现场作业人员的掌握须由生产现场主管负责,生产管理部只根据编制加以计划安排,但应考虑出勤率。
(3)负荷计划:要确实把握人力、设备的状态,认真计算其负荷是否满足要求,若无法满足要求,则要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
(4)库存计划:库存计划可调整长短期订单及季节性产销变化,是生产计划中极重要的部分。
(5)出货计划:按照交期的优先顺序编制,是生产日程计划安排的目的及生产活动配合的目标。
(6)用料计划:要根据生产排期来考虑物料的交货期间,同时一定要考虑物料的配套性。
(7)外协计划:如何制订及执行各项生产相关计划直接影响生产管理工作的进行以及生产计划的切实可行和落实。只有适当制订各项生产相关计划,才可完成适时、适量的交货任务。
3、生产计划制订要求
订单型生产工厂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计划方式,具体主要根据需求及能力而确定:
(1)3-6个月生产计划
a. 计划内容。各月份、各规格或机种的生产数量、批量。
b. 制订计划依据是订货记录、成品库存政策、各种产品月份批生产数量。
c. 注意事项。紧急订单必须规定其生产计划方式;每月至少修订一次计划。
(2) 月度生产计划。经过“3~6个月生产计划”转换制订。
a. 计划内容。当月各规格(机种)生产数量及生产日期、生产部门(单位)。
b. 制订计划依据为3~6个月生产计划、订货记录、紧急订单、成品库存政策、当月各种产品生产数量及日期。
c. 注意事项。连贯上月、本月、次月的生产计划,考虑人力、材料、机械等各项生产资源的配合。
(3) 周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经过“月度生产计划”或“紧急订单“转换制订。
(4) 日程计划与实施
a. 日程计划内容。执行日程计划是生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对计划进行的生产预先设定时间、顺序、不同产品和批量的衔接等,都是日程计划要明确的事项或中心内容。
b. 日程计划制订要点
——决定基准日程。按作业的制程(材料)表示开工及完工时期的基准顺序。
——决定生产预定。依基准日程、生产能力及出货计划的要求(日程、生产量)制订详细的月度生产计划。
——研讨均衡生产或顺序安排的可行性。
——安排日程。安排日程的方式如下所示。

——前期作业准备。充分的作业准备及生产日程计划的检讨可确保计划的可行及达成。
c. 日程计划的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依生产计划决定月度生产计划。
步骤2:依基准日程(表)决定产品开工及完工日。
步骤3:确定个别制程的标准加工时间。
步骤4:依制程资料及机器或人工负荷(工时)决定各制程(工序)开工及完工时间。
步骤5:以生产日程表明确产品开工及完工日。
步骤6:以作业日程表明确作业或机种开工及完工日。
步骤7:确认日程计划的前期生产准备。
步骤8:必要时,调整或修订日程计划(生产日程、作业日程的开工及完工日期)。
d. 日程计划是生产作业的具体依据,必须具有可行性。为防止日程计划流于形式,有必要了解以下影响日程计划的因素:
——紧急订单的处理。
——客户订单及需求的稳定性。
——长、短期订单的搭配。
——季节性的变化。
——制造流程的安排。
——生产状况的确实掌握。
——设备、材料、人员的稳定性。
——存货调整的必要性。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