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企业质量检验员培训教程》
杨文亮 辛巧娟 著
第四章 质量统计检验
第二节 统计抽样检验
五、统计抽样检验的基本事项
1. 单位产品
为了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单位体或单位量。单位产品可以自然划分(如一只罐、一张纸、一套封闭器等),有时又不可能以自然划分(如打包带、塑料、钢材、油漆等)。对不可自然划分的单位产品则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单位产品的定义(如一米打包带、一吨塑料或一桶油漆等)。
2. 检验批
它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有时也称交验批。一个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的制造条件、一定时间内制造出来的同种单位产品构成。
批的形式有稳定批和流动批。稳定批指产品可以整批储放在一起,使批中所有单位产品可以同时提交检验的。流动批则不然,各个单位产品一个一个从检验点通过,由检验员逐个直接进行检验。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稳定批的形式。
3. 批量N
批量N指检验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的总数,用字母N表示。对批量的大小没有特殊规定,一般质量不太稳定的产品以小批量为宜。而生产过程稳定的产品批量可适当大一些,但批量不宜太大。批量太大时一旦出现误判,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4. 缺陷
单位产品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构成缺陷。
5. 不合格
在抽样检验中,不合格是指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按质量特性的重要性或其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类,不合格可分成三类:
(1)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称为A类不合格。
(2)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称为B类不合格。
(3)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称为C类不合格。
6. 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按不合格类型,不合格品一般可分为三类:
(1) 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B类不合格和(或)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A类不合格品。
(2) 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B类不合格品。
(3) 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品,但没有A类不合格,也没有B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C类不合格品。
7. 不合格品率
不合格品总数除以其中单位产品总数,即:
(4-1)
8. 不合格品百分数
不合格品总数除以被检验单位产品总数,再乘以100,即:
(4-2)
9.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
不合格总数除以被检验单位产品总数,再乘以100,即:
(4-3)
10.抽样方案
规定样本量n和有关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
返回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