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经理的设备管理课》
主讲/辛巧娟

第十九讲
深入了解设备状态——状态监测
过去在企业里对设备的诊断,主要依赖人类的五感,这就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世界上大概有7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观察到的,因此视觉诊断是应用最广泛的方式,这是点检的最常用和有效方式。如观察设备或者部件、零件是否脱落,是否开裂、泄漏、锈蚀、变形、位移、堵塞、脏污、变色,观察显示仪表读数是否正常,液面是否合适,摩擦副是否缺油,防护罩是否松动,螺钉是否松开… …
其次应用较多的就是听觉,听听是否有不正常的尖叫、噪声、杂音,听听是否有气体油漏的嘶嘶声,是否有振动的响声;还可以借助小锤子敲敲,听声音是清脆还是沙哑,判断金属或者陶瓷是否有裂纹,铁路上对车轮或弹簧的诊断就常用这种方法。
其次的应用就是嗅觉,闻闻是否有烧焦的气味,表明电气系统出现短路或者虚接;是否有刺鼻的气体泄漏,表明某些化学气体泄漏,管道、阀门出现问题。
触觉也是很重要的手段,摸一摸,看温度如何,感觉一下振动情况如何。
当然,对于设备诊断而言,味觉就用得很少了。
自前应用在设备诊断上比较成熟的检测和监测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振动监测
所谓的振动监测分析,是将传感器安装到设备某些敏感部位,如轴承外端,通过采集的振动信息做频谱分析,确定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如图19-1所示。


图19-1 轴承的振动监测
2、油液分析
油液分析主要是通过润滑油脂中采集的磨粒形状、大小及成分,了解摩擦副的耗损情况,从而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油液分析方法主要应用在轴和轴瓦,涡轮蜗杆、齿轮等摩擦瞄合系统的状态诊断。图19-2所示为油液诊断系统的工具、仪器集成。

图19-2 油液监测与分析手段
3、红外成像
红外成像技术是通过设备表面不均匀的发热情况,来判断设备本体内部是否腐蚀、过烧或者出现电气系统的短路、接触不良、松脱等。红外成像技术诊断除了应用于锅炉、化学反应釜、管道、散热器之外,还经常用于电气系统,如配电柜、线路板、电机的诊断。观察红外照片,如果看到亮的部位变暗了,或者暗的部位变亮了,就会发现问题。红外成像诊断的例子如图19-3所示,反应塔的局部壁变薄,发热明显,要安排检修。随着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类监测诊断方法不断涌现,而且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低。因此建议企业不要对这些新颖的诊断方法持有畏惧或者排斥心理,要大胆引进先进的于段。对于那些停机损失巨大的流程企业和停机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环境破坏的企业,状态监测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因为,能够一次成功地监测出问题,所避免的损失就可能收回几百倍的仪器设备投资。试想,如果一个振动传感器可以预知一次动车组的追尾碰撞,采取紧急刹车;如果一个泄漏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海底油管的异常,它们换来的有形和无形效益是多么巨大。

图19-3 红外成像诊断
其他可以应用的状态检测手段还包括声发射技术、X光衍射技术、超声波诊断、内窥镜技术、磁粉探伤技术、激光技术等。凡是可以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技术,都可以应用于设备的监测和诊断。
美国在阿富汗大山里寻找基地组织,在伊拉克寻找萨达姆,主要靠的是卫星遥感技术、红外成像技术,但最后真正找到萨达姆和本·拉登还是靠人。
状态监测的应用,是未来技术诊断最有前景的领域,我们不能忽视。同时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人类五感的灵活和能动作用。即使状态监测,最后下结论的还是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