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经理的设备管理课》
主讲/辛巧娟

第六讲
设备采购低价中标的策略对吗?
在设备引进时有一条非常著名的曲线,我们称之为寿命周期费用曲线,如图6-1所示。

图6-1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曲线
(寿命周期费用(LCC)=设置费+维持费+处理费)
图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费用,图中的曲线代表设备一生所消耗的费用。这条曲线被虚线划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设置费,代表设备采购期的投资,也包括设备购置前期的调研、招投标、运输、安装、试车、验收以及开工前的人员培训等所有费用。第二部分为维持费,它包括运行中能源消耗、维护、换件、大修以及润滑、冷却材料消耗等费用,其中的峰值代表大检修时集中消耗费用较高。而第三部分为处理费,一般代表设备淘汰时的拆卸和废旧设备处理费。
设备是长期使用并处于不断耗损状态的资产,常识告诉人们,低价购入的设备,其可靠性、加工或者服务质量、产品精度、寿命状况不见得好,所以其报价较低。平均收益预期相间的设备,随着寿命周期费用不同,获得的剩余利润可能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如图6-2所示。

图6-2 不同的寿命周期费用比较
图中,细线条曲线代表设备l的寿命周期费用,而粗线条曲线代表设备2的寿命周期费用。从图中可看出,虽然设备2的设置费略高于设备1,但其维持费却大大低于设备1,在固定的预期平均收益条件下,设备2所创造的利润显然要大于设备1。
显然,以价格高低来决定设备选择是不正确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来评估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呢? 如果没有全过程使用某类设备的经验,人们很难比较哪种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虽然我们理论上描述得很好,但企业仍然无法从操作层面来作出正确抉择。
低价采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企业的管理体制使然。企业的分割式管理,各部门各司条条块块的管理职能,缺乏系统决策机制。财务部门从节约资金角度,当然会坚持少花钱的原则,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的指针也会引导财务部门更多考虑近期利益,而非企业长远利益。
笔者给出的建议是:
·从制度上根本改变低价中标的采购和招投标评标策略。
·注意从设备引进之时起就记录和统计某些常用设备的费用消耗情况,以作为未来选型决策的依据。
·尚无使用经验的设备,可以通过对已经使用过此设备的用户进行访问调查,了解该设备的年平均费用消耗情况、停机损失情况以及初期购置费用情况,作为当前选型的依据。
·对于质量精度要求高,停机损失严重,设备对安全环境影响巨大的设备,尽可能选择好品牌、高口碑,可能价格较高的设备。
我们去商场购物都不会采用只看价格,不看品质的做法。一个似乎常识性的问题,却常常让企业蒙受损失,我们的企业早就应该从低价采购设备的怪圈中走出来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