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包装标准应用指南》
编著/杨文亮 辛巧娟
印刷工业出版社
第四章 特殊钢桶国家标准
第二节 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
本节对国家标准GB/T 15965《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进行简要解读。对于前面章节中已经有解读的内容,这里不再重复。
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桶,多用于国内流通的电石包装运输。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一般可保证使用三次以上。由于国内运输路途较短,运输环境相对变化不大,所以不必使用一次性使用的电石包装钢桶。
使用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能有效降低包装成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以下简称钢桶)的制造、流通等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325-2000 包装容器 钢桶
GB/T 91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4857.3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3部分: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 4857.3-2008,ISo 2234:2000,IDT)
GB/T 4857.5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GB/T 4857.5-1992,eqv ISO 2248:1985)
GB/T 13452.2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3452.2-2008,ISO 2808:2007,IDT)
GB/T 17344 包装 包装容器 气密试验方法 |
【解读要点】
因为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桶一般不用于出口电石包装,所以不需要满足《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要求,所以这里“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没有列出国家标准GB 19270.1《水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则 通则》,这一点与“一次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不同,应予以注意。
3 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钢桶的结构和尺寸应符合图1、表1的规定。
3.1.2 桶顶中心设置φ215mm桶口一个。桶口用钢板法兰圈进行加固。封闭器用4只M10螺栓进行紧固,并全部为直通安全装置。封闭器结构及尺寸见附录A。
3.1.3 桶身与桶顶、桶底的卷封采用三重圆卷边。卷层内的缝隙必须充填密封填料。
3.1.4 桶身、桶顶、桶底均由整张薄钢板制作,不允许拼接。
3.1.5 桶身直缝采用电阻焊或其他保证质量的焊接方法。
3.1.6 桶身应具有向外凸出的2道环筋。环筋至桶顶、环筋至桶底之间可具有3~7道波纹。
3.1.7 桶的外表涂敷涂料进行防腐。

图1
表1
序号 |
名称 |
符号 |
单位 |
规格 |
公称容量100kg |
公称容量200kg |
基本尺寸 |
极限偏差 |
基本尺寸 |
极限偏差 |
1 |
桶板厚度 |
δ |
mm |
≥1.0 |
- |
≥1.2 |
- |
2 |
外高 |
H |
mm |
670 |
±3.0 |
890 |
±3.0 |
3 |
内径 |
D |
mm |
430 |
±2.0 |
560 |
±2.0 |
4 |
环筋间距 |
L |
mm |
210 |
±3.0 |
280 |
±3.0 |
5 |
环筋高 |
A |
mm |
10 |
±2.0 |
14 |
±2.0 |
6 |
波纹高 |
B |
mm |
2 |
±1.0 |
3 |
±1.0 |
7 |
桶顶、底深 |
h |
mm |
17 |
±1.0 |
19 |
±1.0 |
8 |
桶口直径 |
d |
mm |
215 |
±5.0 |
215 |
±5.0 |
|
【解读要点】
与一次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的密封结构不同的是:重复性使用电石包装钢桶采用的是常通常压原理。也就是说,一次性电石桶是密封充氮,桶内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结构,而重复性电石桶则是内外常通的,压力平衡的结构。初看起来结构和密封原理是完全矛盾的,其实他们利用的也都是电石的特色进行的安全设计结构。其不同点就是一次性使用的电石桶适用于出口电石包装,而重复性使用的电石桶不适用于出口电石包装。
重复性使用电石桶的结构发展,有着一个不寻常的过程,人们对电石的性能和运输特点的逐步了解后,在实践中,曾经使用过的结构有纯封闭型结构、减压阀型结构和直通式结构等三种结构型式,各有其特点及优缺点。
一、纯封闭型电石桶结构
最早出现的电石包装桶为纯封闭型结构,如图4-15所示,它主要由桶身、桶底、桶顶、桶盖、垫圈及螺栓、螺母等组成。桶身与桶底、桶顶封口为五层矩形卷边,桶口大小一般在200mm左右,容积一般为100L,材料厚度为1.2mm,螺母是预先焊接于桶顶上的。当块状的电石装入桶内后,用橡胶垫圈、桶盖及螺栓、螺母把桶口封严,然后进行贮运。

1-螺栓;2-桶盖;3-垫圈;4-桶顶;5-螺母;6-桶身;7-桶底
图4-15 纯封闭型电石桶结构
由于电石特殊的化学特性,在遇到水和空气后,会反应生成乙炔气体,俗称电石气。电石与空气中的水分自然反应而消耗和粉化的现象称为电石的风化,电石的风化是随时进行着的。纯封闭型电石桶虽然是封闭的,但在盛装时难免有空气和水分滞留于桶内,有时当桶口封闭不严时,或卷边接缝有渗漏时,常有水分和空气潜入桶内,与电石反应,产生大量的乙炔气。当桶内的气体越积越多时,内压也越来越大。以前在贮运中经常发生电石桶爆炸事故就是由此引起的。因为乙炔是易然气体,所以电石桶的爆炸也常伴随着火灾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防止电石风化而封闭钢桶,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二、减压阀电石桶结构
为了解决纯封闭型电石桶的易发生事故问题,后来国内很多企业采用了一种减压阀电石桶结构。这种结构在我国曾一度应用非常方泛。这种方案是在如图4-15的桶盖中央,安装一只特制的单向减压阀,如图4-16所示。当桶内电石风化后,内压越来越高,压力升高到某个调定数值时,气体由A孔向上把垫圈2顶起,单向减压阀打开,将多余的气体由B孔排掉,维持桶内不致于引起爆炸的较低的压力;桶内压力低时,弹簧下压垫圈,关闭A孔,减压阀关闭。由于单向减压阀只能向外打开,所以外部空气及水分不能浸入。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桶内压力不致于升到纯封闭型电石桶的内压那么高,也使桶内与外界相对隔绝,风化大大减少,随之环境污染也减少了。

1-桶盖;2-橡胶垫;3-阀体;4-弹簧;5-螺栓;6-压板;7-螺母
图4-16 减压阀电石桶结构(局部图)
由于国内电石桶常常用来周转使用,一个桶可以周转4~5次,在周转过程中,减压阀常常损坏或遗失,桶口密封状况也常有破坏,所以,此种桶在第一次使用时较为理想,但以后的使用中就难免要出问题。
三、直通式电石桶结构
为了解决纯封闭型电石桶常因电石风化引起爆炸的问题和减压阀式电石桶结构较为复杂不易重复使用的问题,后来国内多数企业开始使用直通式电石桶结构,也就是干脆不密封。开始的时候是在如图4-15的桶盖中央开一个直径约3~5mm的小孔,用于排放电石风化后产生的乙炔气。这样的结构虽然无法解决电石风化问题,但事故却也大大减少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在国内短距离运输的情况下,电石的风化损失不算太大,所以,这种结构就为大家所接受。
本标准中所规定的结构,其实就是这种直通式结构,只是在原先的桶盖上开通气孔的结构,改为在螺栓上开通气孔(标准附录部分有详细规定),有效地防止了雨水的浸入,减少了电石的风化损失。
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结构的钢桶,只适用于重复使用的电石包装,更进一步的要求,应该是适用于短时间短距离运输。假如将这种桶用于长途运输(如出口运输)将会造成电石风化的大量损失和排出的乙炔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的电石包装出厂后,辗转贮运时间较长,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到达目的地时,电石所剩无几,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随时排出的乙炔气,不断地排入人类的生活环境中,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本部分其他条款的解读,请参照本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