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及事故案例分析》
杨文亮 辛巧娟 编著

下篇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章 非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5、喷漆室气割着火事故
【事故1】动火未办理动火证,喷漆室油漆着火事故
1、事故经过
2019年5月2日,华东省某制桶厂钢桶喷漆室维修过程中,喷漆室内需进行气割拆除,但未申请办理动火证,喷漆室内残漆也未进行清理,车间就安排焊工动火气割,此时,喷漆室内残漆着火,火势越烧越大,消防队出动两辆灭火车,用了3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此事故烧毁了整个喷漆室及附近多台设备,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损失达500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动火前未办理动火证,未对喷漆室内进行清理,使喷漆室内留存有油漆和稀料等易燃物料,被动火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燃而造成。
3、暴露出的问题
(1)没有执行动火证制度,失去了制止违章作业的机会,违反了《动火作业安全规程》(即动火规程)。
(2)动火前,喷漆室解除危险因素工作不落实,管理松懈。
4、防范措施
(1)认真执行动火规程的安全要求,办理动火证。
(2)动火前,应由专人负责动火部位的置换、清理和分析作业。
【事故2】现场清理不彻底,动火引起残漆着火事故
1、事故经过
2005年8月22日,华中省某制桶厂设备维修中,对喷漆室内装置进行更换,在对喷漆室内的残留油漆进行一定的清理,对附近部位易燃物进行了遮盖后,监火人告知可以动火,办理了动火证,但在用气割切割时,引起喷漆室着火。所幸消防器材准备到位,火被及时扑灭,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2、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喷漆室内残漆虽经清理,但清理范围有限,也清理得不够彻底,使喷漆室内依然存在易燃物料。对动火所影响的范围距离评估不足,较远处(1m以外)残漆基本没有进行清理,简单的遮盖很难阻挡细小的火花。气割装置时产生的火花引起附近物料着火。
3、暴露问题
(1)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按制度规定,该装置动火应将附近的易燃物全部清理干净,但本次没有清理干净,较远处也基本没有进行清理。
(2)对动火点位置与火花溅射的距离判断缺乏经验。在动火点远离部位没有清理油漆残留物,简单的遮盖物对这次动火点作业没有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
4、防范措施
(1)凡在易燃物料附近实施动火作业时,必须遵守动火制度进行清理,最好用非可燃物覆盖、阻隔动火部位,评估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2)动火评估的距离点要有代表性,不得在火花喷溅的范围内动火,确保动火时,火花不会溅到易燃物上。
(3)对动火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对监火工作认真负责,保证操作可靠。
案例6:液化气罐泄漏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2003年3月5日下午3时左右,西北某制桶厂员工罗某发现厂内准备用于钢桶烘干炉供燃烧气的液化气储罐根部阀门(排污阀)漏气,液化气从阀门口“嘶嘶”作响喷射而出,立即跑去厂部里值班室报警。该厂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堵漏抢救,陆续到现场20多人。球形储气罐容积为400m3,罐内压力为2MPa,强大的压力使罐内液化气冲出来,当时没风,现场的危险气体越来越浓。现场人员先后用了30多条棉被包堵阀门,并用消防水龙朝被子上喷水。液化气呈液体冲出阀门时,温度较低,喷上的水很快结冻,泄漏有所减弱。但强大的压力不时冲开棉被包压冻处,一时无策,只好用水枪冲击稀释泄漏出来的液化气。由于液化气比空气比重大,喷发出来后沉在地面形成尺来高的悬雾层且越来越厚,呈滚动之势,很远地方均可闻到刺鼻气味。
下午4时51分,该厂员工罗某打119报警求助,4时57分后消防队一台消防车赶到现场,与该厂员工一起继续使用浸湿的棉被堵漏抢救,用高压水龙加入驱散地面液化气,并采取了倒罐等措施。但液化气仍不断泄漏,扩散面积不断扩大,使液化气罐笼罩在一片高30cm白茫茫的浓雾中。约6时50分左右,液化气罐发生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一片红火光耀眼,火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造成现场抢险的消防干警和员工8人死亡,12人受伤。迫使抢险指挥部后撤到100m外的地方。19时12分时,疏散了方圆3km范围内的人员,5km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现场可观察到液化气罐稳定燃烧,待到3月6日6时,持续燃烧的大火和险情才得到基本控制,3月6日19时05分完全熄灭。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
调查组认为,造成这次事故原因是液化气罐根部排污阀法兰密封垫片长期受力不均,使其与法兰密封面不能完全贴合,丧失密封功能,泄漏的液化气(达到爆炸极限)在配电室遇火花发生爆燃。室内突发火团,并且引起回燃,进一步发生燃烧爆炸。属于法兰密封泄漏爆炸燃烧事故。
3、暴露出的问题
(1)指挥人员没有处理此类高压泄漏经验,现场指挥不力。事故刚发生时,现场附近居民急忙出逃,市民扶老携幼赶往事故地点想看个究竟,抢救人员繁杂众多,警戒范围不严,现场非常混乱。虽然指挥人员下令关掉手机、BP机,切断电源,禁止在现场行驶车辆,但消防人员当时没能用气体探测仪对现场已饱和的危险气体准确判断,没能考虑到长时间的泄漏所造成的爆炸气体远距离蔓延,未对不具备防爆能力的动力装置一律关闭或采取防护措施,也没有布置专人负责现场安全。
(2)缺乏相应的堵漏技术和工具,缺乏泄漏应急准备。这起事故从泄漏发生到爆炸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当时用棉被紧急堵漏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冷冻法不适用于高压情况下堵漏,因而没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故。在抢救中,消防干警和职工的表现是英勇、感人的,但光靠勇敢是制止不住泄漏的。
4、防范措施
(1)认真落实《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预案及预案演练,增补高压情况下堵漏的方法及内容,加强液化气罐的安全防火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2)开展堵漏技术和装备的研究,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储存液化石油气类介质压力容器阀门的第一道法兰密封应采用高频对焊法兰、金属缠绕垫片(带外环)和高强度螺栓紧固的组合,不得使用石棉橡胶垫片。应加强气温较低地区初冬和开春两季的安全检查,因为液化气中的水分会导致储罐阀门石棉橡胶垫片受冻膨胀和转暖时收缩,造成法兰密封失效,并逐步取消石棉橡胶垫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