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及事故案例分析》
杨文亮 辛巧娟 编著

上篇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第四节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实例)
八、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环境应干燥整洁,不得堵塞通道。
2、多人操作的工作台,中间应设防护网,对面方向操作时应错开。
3、扁铲、冲子等尾部不准淬火,出现卷边裂纹时应及时处理,剔铲工件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人,活动板手不准反向使用,打大锤时不准戴手套,在大锤甩转方向上不准有人。
4、清洗用油、润滑油脂及废油脂,必须指定地点存放。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丢。
5、用台钳夹工件,应夹紧夹牢,所夹工件不得超过钳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
6、机械解件,要用支架,架稳垫实,有回转机构者要卡死。
7、修理机械,应选择平坦坚实地点停放,支撑牢固和楔紧,使用千斤顶时,必须用支架垫稳。
8、不准在运行着的设备上操作。
9、使用的电动、气动工具,每三个月应由电工进行绝缘程度检查、加油(二硫化钼)并在记录中签字确认。
10、检修中的机械,应有“正在修理、禁止开动”的示警标志,非检修人员,一律不准开启机械。检修中,不准将手伸进齿轮箱或用手指找正对位对孔。
九、配电室值班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值班电工必须遵守电工作业一般规定,熟悉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2、值班电工严禁脱岗,必须严格执行值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操作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项制度规定。
3、高压变配电室值班必须遵守高压配电装置运行规程。
4、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使之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6、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带好。
7、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油开关(或负荷开关等)、负荷侧刀闸、母线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的顺序与此相反。严防带负荷拉闸。
8、高压设备和大容量低压总盘上的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对设备更为熟悉的一人担任监护。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及担任监护的人必顺由设备动力部门领导批准。
9、用绝缘捧拉合高压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刀闸,都应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捧应有防罩,还应穿绝缘靴站在绝缘站台上。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10、装卸高压熔断器时,应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11、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未拉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应视为有电,不得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12、施工和检修需要停电或部分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该按照工作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包括停电、验电、装设临时接地线,开关加锁、装设遮栏和悬挂警示牌,会同工作负责人现场检查确认无电,并交待附近带电设备位置和注意事项,然后双方办理许可开工签证,方可开始工作。
13、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撤离,工作负责人应向值班人员交待清楚,并共同检查,双方办理工作终结签证,然后值班人员才可拆除安全措施,恢复送电。严禁约时停、送电。在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前,值班人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
14、高压设备停电工作时,与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小于表13-3(见内线安装电工)规定的安全距离的设备必须停电;距离大于表13-3但小于表13-1规定的安全距离的设备必须在与带电部分距离不小于表13-3的距离处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否则必须停电。带电部分若在工作人员的后面或两侧而均可靠措施时也必须停电。
15、停电时必须切断各回路可能来电的电源,不能只拉开断路器就进行工作,而必须拉开隔离刀闸,使各回路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变压器与电压互感器必须从高低压两侧断开,电压主互感的一、二次侧熔断器都要取下。断路器的操作电源要断开。闸刀开关的操作把手要锁住。
16、验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而且必须与电压等级相适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试验以证明验电器良好。高压设备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17、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用导体接地并互相短路。对可能 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回路或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都要装设接地线。接地线应用多股裸软铜线,截面积不小于25平方毫米。接地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装设拉地线时必须先接好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都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装拆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不许检修人员自行装拆和变动接地线。接地线应编号并在固定。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并在交接班时交待清楚。
18、电容器组回路上工作时必须将电容器逐个对地放电。
19、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闸刀开关操作把手上都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工作地点两旁和对面的带电设备遮栏上以及禁止通告的过道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警示牌。工作地点应悬挂“在此地工作”的警示牌。
20、在低压带电设备附近巡视、检查时,必须满足安全距离,设专人监护。带电设备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否则应停电时行。
21、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要作时,要严防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产生高压电压。断开电流回路时,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专用端子上使之短路。严禁用导线缠绕。工作中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应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22、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时,值班人员可不经许可立即按操作程序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以利进行抢救,但事后必须即刻报告上级,并做好记录。
23、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扑救。配电室门窗及电缆沟入口处应加设网栏,防止小动物进入。
十、电镀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2、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检查设备设施是否规范完好。
3、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4、在工作场地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5、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6、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他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7、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钢桶内。
8、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坛,无裂纹时再小心搬手搬运和使用。
9、配制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例入水中,严禁将水例入硫酸中或将硫酸例入热水中。
10、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11、电镀桶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桶件送往下道工序。
12、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坛、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13、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14、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位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他场所。
15、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
十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电焊服、劳保手套及防护眼镜等)。
2、使用焊机前检查电器线路是否完好,二次线圈和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3、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不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10米外才能工作。
4、起动电焊机前检查电焊钳柄绝缘是否完好。电焊钳不用时,应放到绝缘体上。
5、推拉闸刀时,人体应偏斜站,并一次性推拉足,然后开动电焊机。停车时,要先关电焊机,再拉闸刀开关。
6、电焊工作台必须装好屏风挡光板,肉眼切忽直视电弧。
7、严禁焊接封闭式的容器及松香筒、香蕉水筒、氢气筒等易燃物品容器,否则会引起爆炸事故。
8、移动电焊机位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9、电焊机如有故障或电线破损漏电或保险丝一再烧断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有关人员修理。
10、下班时,应关掉电源,并将电源线及焊接电缆线整理好。
十二、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无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
2、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作业点宜备清水,以备及时冷却焊嘴。
3、使用的胶管应为经耐压实验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代用品、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和沾有油污的胶管,发生回火倒燃应更换胶管,可燃、助燃气体胶管不得混用。
4、当气焊(割)炬由于高温发生炸鸣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将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却,同时也应关闭氧气阀。
5、焊(割)炬点火前,应用氧气吹风,检查有无风压及堵塞、漏气现象。
6、对于射吸式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开焊炬上的氧气阀,再开启乙炔气阀,然后点燃调节火焰。
7、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氧气;使用氢气切割机时,应先开氢气,后开氧气。
8、作业中,当乙炔管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机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火,然后停止供气。
9、当氧气管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停止供氧。禁止用弯折软管的方法断气灭火。
10、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灭均应在容器处进行。
11、熄灭火焰、焊炬,应先关乙炔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阀门。
12、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枪上的氧气阀和炔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13、橡胶软管和高热管道及高热体、电源线隔离,不得重压。
14、气管和电焊用的电源导线不得敷设、缠绕在一起。
十三、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厂内行车必须由取得国家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人操作,持证上岗。
2、开动前认真检查设备的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3、不得超负荷起吊,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4、起吊物件时,严禁超重及吊物下站人。捆扎牢固。在物件的棱角快口处,应设垫衬保护。
5、使用拖挂线电器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注意站立位置。
6、单轨电动葫芦的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十四、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1、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具,并检查所需要的搬运工具是否良好、完整。
2、货物必须放平,放稳。
3、多人操作时必须有人统一指挥,密切配合。
4、机动车辆通行道上不得放置货物或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
5、货物码放要稳固、整齐、码放高度:桶件等零散物品不准超过2米,成品桶及木箱等不准超过2.5米,以防例塌。
6、搬运物品时,不要因抄近路而穿过危险区。
7、不可站或坐在容易转动和脱落的部件上。
8、不可将货物卸在过道上,距离道路一米以外,才可放置。
9、不准用人背易燃品或腐蚀性物品(硫酸、碱等),并检查容器与箱子是不是稳固,防止液体外溢伤人。
10、搬运的货物,如标明“小心轻放”、“不可例置”、“防温”等字样,应特别小心,不可大意,按标志要求装卸。
11、使用撬棍时,要防止棍下垫块滑动。不要用边过猛,以防突然失手造成事故。
12、搬运零散货物时,共高度不得超过直径的两倍。
13、不要在包装好的货物上行走。
14、在有毒、有害场所工作时,应认真执行该处的安全操作规程。
15、工作完毕应将所有搬运工具放入工具房内,将现场清理干净,并检查现场是否有火种,经检查确无问题后,才能离开现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