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包装容器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等标准顺利通过技术审查
文/中再危废
2022年12月23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线上形式组织召开了《废弃包装容器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下称《包装规范》)和《危险废物高温熔融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下称《熔融规范》)两项团体标准送审稿的技术审查会。《包装规范》对废弃包装容器利用处置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以及运行环境管理要求进行了规定,《熔融规范》规定了危险废物高温熔融处理的全过程污染控制要求以及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两项标准的发布将有助加强相关环境管理要求、提高企业环境污染防治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完善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促进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包装规范》审查组由原环保部污防司巡视员李新民、清华大学教授李金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张颖、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陈扬、福建省固体废物及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继享、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副主任李宇亮、中国钢桶包装网高级工程师辛巧娟7名专家组成。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废部副主任何艺、正高工刘海兵代表编制组发言、答疑,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危废专委会、博瑞(江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珠海市澳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州金洁静脉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产业废弃物处理厂、深圳星河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湖州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参编单位及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包装规范》技术审查会。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代表发布单位发言,潘会长表示废弃包装容器来源广、数量大,尤其是化工行业废弃包装容器,因其残余的化学品来源复杂,环境风险高。近年来,危废经营单位面对疫情影响及利用处置价格不断下降等不利因素,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家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固废及危废的资源综合利用。然而,废弃包装容器具有资源化和环境危害的双重属性,因此,相关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也填补了目前管理中的空白。《包装规范》汇集了当前最新的清洗再生技术以及前沿的管理成果,希望在评审专家的审查建议后再次完善,使之发布后适用性和科学性更强,能得到社会广泛的采信。
《熔融规范》审查组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研究员姚芝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张颖、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张筝、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陈扬、浙江工商大学二级教授沈东升、上海大学副院长钱光人、江苏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文平7名专家组成。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废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郑洋、危废部危废鉴别室主任刘国梁代表编制组发言、答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危废专委会、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浙江金泰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参编单位及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熔融规范》审查会,会议由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主持。
审查组审阅了标准的送审稿及有关材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通过《包装规范》及《熔融规范》的评审,并建议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尽快上报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