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巧娟:钢桶循环再利用的现状
文/辛巧娟
辛巧娟在2020年钢桶行业大会上演讲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当今,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围绕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保护的方式也是全方位的,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等环保组织。但无论怎么控制,人类要生存,就会进行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怎么办?只能是尽可能少污染,并加强综合治理。循环经济就此?生了。那么循环经济又是什么呢?完整的表达是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它把生产方式看成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在人类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仍属于这种物质能量交换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废弃物是另一种资源,并将作为资源被利用,废物治理已经成为产业而被开发和利用。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产品的生态设计、维修、重用、翻新、再制造、回收等方式,使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能够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用最少的原材料和能源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废弃物产生、排放,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传统的经济方式是:按照“资源→生产制造→废物→排放”和“资源→生产制造→产品→消费使用→废物→排放”的流程运作的非循环或单向直线式的技术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几乎都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生产和生活垃圾(即“废物”)也几乎都直接排向了环境。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经济活动赖以正常维持的“取料场”和“垃圾场”。这种发展模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与极大的破坏,是一种掠夺式经济模式。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爆发,国家开始了经济与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循环经济产生。
循环经济是一种按“资源-生产—废物—废物资源化—生产产品……”和“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物—废物资源化—生产……”这两种循环式流程运作的技术经济模式。
“废物资源化”是资源再生过程,即“废物”经过汇集、分解或某种技术的处理而成为可被再利用的资源的过程。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关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资源有效利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关注的永恒主题。而我们在座的最关心的是我们企业产生的包装废弃物——钢桶的危废处理问题。
钢桶是金属包装的一部分。金属包装因其具有可循环使用、可塑造性强、保护性能出众、色彩丰富等特点备受广大消费群体的喜爱以及众多商户的认可。当然金属包装成本相对高此、生产消耗能源也相对较大,不仅如此,其生产过程因为有涂装工序,对环境污染也较大。因此在钢桶行业推行清洁生产,进行工艺改造,对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包装材料是一种永久性的可循环再生材料。其易于回收和永久的再生性使金属成为一种环境负载低的绿色包装材料。如金属包装的废弃物可经翻修整理,回收再用,或经回收后破碎、碾压后回炉重造,轧制成新的钢材。因此,就金属材料本身来说,是一种具有永续再生性的高性能包装材料,金属包装可称谓为绿色环保型包装。
金属包装的绿色环保化设计应考虑包装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包括金属材料应选择适合现有的回收再生系统,或将来可能建立的回收再生系统的材料;由于我们的钢桶材料厚度、钢桶直径、高度都有差异,应有标识、标志,易于识别产品规格型号、材料厚度及内盛装物品的化学性能标识,利于分类回收;采用减容化设计,使用后可折叠、摞垛(锥形桶)等、易施力压块、易分离,外形设计适合于运输减容;尽量采用使用后经简单处理可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设计;尽量采用再生材料或废材做包装材料。
现在我们来谈谈目前包装废容器——危废的处置和循环再利用。因为一般的废旧钢桶处置企业,都会包含旧的塑料桶、IBC桶的处置。
废旧钢桶的回收利用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将分检合格的旧钢桶进行清洗(焚烧)、整形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翻新后重新投入使用;二是将分检不能再于做包装容器的废旧钢桶经过清洗(焚烧)后碾压成板料制造其他产品(不建议采用);三是将分检不合格的废钢桶破碎压块,重新熔炼成钢坯。
一、钢桶循环利用的现状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包装的需求量日益上升,最近几年,我国境内生产的包装钢桶达13000多万只,其中用于化工(77.6%)、石油(13.8%)、涂料/油漆(5.4%)行业的钢桶占比为96.8%。随之也产生了庞大的废包装桶。这类废旧桶内通常残留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的化学物质,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07)的危险废物混合后判定规则,属于危险废物。如得不到妥善处置,将对环境及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这些废旧包装容器进行回收处置和再利用,不但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减少企业固废和危废处理资金。
(一)国外钢桶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我们先看日本,日本在钢桶回收再利用方面做的比较很好,所有新钢桶厂都有旧桶回收翻新生产线。日本钢桶的回收再利用率为59.3%。


欧洲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欧洲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就是要改变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获取-制造-消费-处置(take-make-consume-dispose)”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使欧洲经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可持续。


(二)国内钢桶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有297家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废旧包装容器利用处置企业,年处理能力4530万只,但2018年实际合法回收处置的废钢桶约1160万只,合法回收利用比例不足10%。其余废钢桶一部分由供应商回收利用处置,一部分流入非法作坊企业或个人。由此,造成了废钢桶的回收率低、规范企业处置能力放空等问题。
绝大多数企业均采用简单的清洗工艺,而且大多数回收的钢桶都是露天堆放,清洗的工作场所也非常简易,根本没有安全环保设施。这种工艺对环境影响很大,近几年取缔了许多。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保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环保巡查。对违规的企业及个人除进行经济处罚外,还要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生产现场的安全环境评价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责令其停产整顿。且即使环评达到要求,如果企业没有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营证》也是不能生产和处置旧钢桶的。
目前的旧桶翻新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1、 存在安全隐患
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清洗剂选取、废水循环、残余物收集处置及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较低。湿法清洗的关键技术是清洗剂的选取,如采用低沸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清洗过程中将排放大量无组织有机废气,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同时,大量毒性强的含有机物的清洗废液或强碱排放,严重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成本巨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19年至今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共报道16件涉及废包装桶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主要以盛装废机油及废油漆的包装桶为主。近年来,由于危废包装桶处置不规范引发的爆炸火灾事故及环境二次污染的事件频发。
2、环保设施不健全
目前回收旧钢桶的企业大致分三种类型:
一是原料供应商和产品生产企业。这类企业钢桶使用量大,回收的钢桶也以自用为主,按照“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原则,回收自用的旧钢桶未按危废进行监管。但旧钢桶回收后的贮存及简单清理后的残余物的处置尚不健全。
二是非法回收清洗旧钢桶的企业及个人。他们没有经营许可资质,但有固定客源,具有流动、隐蔽性强的特点。但由于企业场地小,废旧包装桶露天堆放,不符合危废管理要求;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或仅有简陋的水池,废水随意偷排,就算有部分废水处理设备,也因企业规模过小、生产过程中废水产生量不连续性,不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连续、稳定运行; 废气存在无组织排放现象,缺乏有效控制措施。
三是具有危废经营许可资质的大、中型废钢桶清洗、再生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完善的清洗再生设备及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但由于收不到桶,货源不足,也不能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3、行业无序竞争激烈
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广东省废包装桶产生量约1000万只(72万吨),省内拥有该类危废经营许可资质的企业23家,核准年处置能力173万只,实际处置量58万只(3.6万吨),回收利用率不足6 %。由于收不到200 L旧钢桶,多数许可证企业以处置利用价值不高的小规格油漆桶为主,盈利能力弱,处置能力放空。
市场上大量200L的再生桶来源不明,非法处置量远大于正规处置量。受损失的是环境,损害的是产业健康发展,伤害的是合法经营。(存在一些无资质清洗单位或个体户,因无环保成本、无税金负担、无设备折旧等费用,其清洗成本大大降低,给有资质的包装桶清洗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