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包装桶处理处置管理与污染防治
文/雍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化学品的需求增长很快,种类繁杂的化学包装桶的安全清洗、污染防治及再利用是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工作。从我国化学包装桶处理处置及利用现状看,除个别单一化学物质包装桶处置较完善外,大量的化学包装桶被非法收集清洗,并再次利用,环境污染触目惊心。本文作者在长期研究化学包装桶安全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包装桶处理处置的关键过程,污染防治对策及综合利用思路,为我国化学包装桶清洗和利用,环境部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化学包装桶;余料收集;综合利用;危险废物
1 前言
化工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化工原料及产品是工农生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和化工行业截至2011年12月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32家(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全国主要化学品总量达4.18亿吨。并且我国现有生产记录的化学物质4万多种,其中3千余种已列入当前《危险化学品名录》,化学品运输至工厂、市场和最终用户,通常采用管道输送、铁路、船、汽车散装运输和包装运输方式。包装行业由此得以快速发展,我国每年使用大量的化学包装桶,同时大部分也被清洗和再利用。
化学包装桶泛指各类桶装包装容器,贮存固体、液态和半液态粘稠化学品,涉及有机、无机化工原料、产品,其中有机类数量大,种类繁多。使用后包装桶的回收利用符合国家循环经济要求,但长期以来大量包装桶多由企业自发收集,清洗出售,由于缺乏基本知识和污染防治措施和设施,含各种化学品的废水被随意排放,一些容器中残存化学物质被倾倒、丢弃,由此造成污染事故时常发生,污染水体,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安全。
环保部“危废名录”将“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定义为危险废弃物(HW49,危废代码900-041-49),由于涉及危废和危险化学品范围较广,大部分化学包装桶被视为危险废弃物,包装桶的处理处置和再生利用可以被归类到危废管理和处置的范畴。加强对使用后包装桶的处理处置管理,制定相关技术措施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2 化学包装桶的特征
化学包装桶用以贮存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化学化工原料与制剂,在我国使用行业主要集中在化工、涂料、制漆、聚氨酯、食品、皮革、制药、洗涤、印染、建筑、日用等。其特征根据内装的不同化学品结构、形状和材质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讲,可从原料特征,包装桶规格、材质上加以区分。
2.1 原料特征
2.1.1 化学物质种类
常用的化工原料有有机和无机之分,有机类包括:醇类、酯类、苯类、酮类、卤烃类、酸类、胺类、油类、醚类、腈类、树脂类等。无机类包括各种酸碱、盐类、电石。
包装物质还包括产品、半成品,如:涂料、油漆、食用油、洗涤剂、农药、化肥、催化剂等。
2.1.2 危害性特征
包装桶物质的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生物感染性四个方面。
2.1.3 陈化特征
化学品有较强的挥发性和化学活性,尤其是桶内化学物质和空气接触后反应,发生变化,主要有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造成放置后包装桶内残料性质和形态发生改变。
2.2 包装桶材质和规格特征
目前,包装桶的种类有4大类:金属包装桶,包括钢(铁)桶、铝桶、钢罐和钢箱4种;塑料包装桶,包括塑料桶、塑料罐等;木质包装桶,包括胶合板桶、木琵琶桶和天然木箱3种;纸质包装桶,包括硬纸板桶、瓦楞板箱、钙塑板桶等。
化学包装桶的材质主要以铁桶和塑料桶为主,常见的各种化学包装桶规格材质可见下表。桶可按容积的大小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4种,其中大于1000L的为超大型桶,主要以塑料桶或聚乙烯材质为主;100L以上的为大桶;200L的圆柱形桶最为常见,也是我国化学包装桶主要的消费和运输品种,其形状、颜色各异;容积低于25L的为中小型和小型桶,主要以塑料桶为主,铁皮桶主要用以盛装涂料油漆等精细化工品。
常见化学包装桶的规格材质与用途
桶类 |
规格 |
容积
(L) |
材质 |
用途 |
超大型包装桶 |
吨桶 |
≥1000 |
聚乙烯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大型桶 |
小口大蓝圆桶 |
200 |
原颗粒再生混合料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大盖大蓝圆桶 |
150 |
原颗粒再生混合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广口铁皮桶 |
200 |
铁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小口铁皮桶 |
200 |
铁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中型桶 |
小口中蓝圆桶 |
100 |
原颗粒再生混合料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大盖中蓝方圆桶 |
50 |
原颗粒再生混合料 |
盛装强酸碱等化工原料 |
大盖中白圆桶 |
50 |
聚乙烯原颗粒 |
可盛装食品及化工原料 |
中小型桶 |
化工蓝方桶 |
25 |
原颗粒再生混合料 |
盛装强酸碱等化工原料 |
化工白方桶 |
25 |
聚乙烯原颗粒 |
可盛装食品及化工原料 |
化工白扁桶 |
25 |
聚乙烯原颗粒 |
可盛装食品及化工原料 |
大盖化工蓝圆桶 |
25 |
聚乙烯再生料 |
盛装强酸碱等化工原料 |
化工蓝长方桶 |
25 |
原颗粒再生混合 |
盛装强酸碱等化工原料 |
标准磷酸桶 |
20 |
聚乙烯原颗粒 |
盛装强酸碱等化工原料 |
标准机油桶 |
18 |
聚乙烯原颗粒料 |
专用于盛装各种润滑油 |
小型桶 |
白扁桶 |
10 |
聚乙烯原颗 |
可盛装食品及化工原料 |
白扁桶 |
5 |
聚乙烯原颗粒 |
可盛装食品及化工原料 |
黄扁桶 |
5 |
聚乙烯再生料 |
可盛装化工原料、染料 |
机油桶 |
5 |
原颗粒再生混合 |
专用于盛装汽车用机油 |
白扁桶 |
4 |
聚乙烯原颗粒 |
可盛装食品及化工原料 |
铁皮圆桶 |
10 |
铁 |
涂料、油漆,食品添加剂 |
2.3 化学包装和运输特征
我国对化学品的运输和包装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2000年以来陆续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2002年第37号)》,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2009),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等。可按危险性的不同可分为Ⅰ类包装,Ⅱ类包装和Ⅲ类包装,其中对化学包装桶的要求必须防护性好,构造和封闭形式能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各种作业风险,对于有机物质须有内涂层,对于某些易与空气发生反应和泄漏的物质应有内容器和内封袋,并且注意桶内设置降压装置,其排气孔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治内装无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排出的气体量不得造成危险和污染环境。
3 主要存在问题
(1) 按照“危废”管理要求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包装桶的清洗处置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规范生产、处置设施的企业,而我国处置、生产的综合过程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无序处置的现象严重。
(2) 包装桶清洗和处置管理存在缺失,化学包装桶涉及量大,范围广,非法企业隐蔽性强。同时,由于对化学包装桶污染危害认识程度不足,执法力度尚低,是造成目前无序化处置,小规模非法清洗、作坊式个体户在行业中大量存在,肆意排放,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化学包装桶规范清洗近年来开展了不少工作,但由于物质复杂、种类繁多、生产管理要求高、技术水平要求高、总体技术成熟度还相对较低。规范化包装桶处理厂少,大部分综合回收处理厂缺乏规范管理和处理处置技术。
(4) 产品附加值较低,规范化处置及再生成本高,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违法生产成本低的小作坊式生产厂具有经济优势。
4 化学包装桶规范化处理处置
从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近几年在化学包装桶的处理处置和规范管理方面工作看,综合性化学包装桶处置企业必须建立管理体系、清洁生产体系和技术研发体系,工厂需要建立总体调度,检测分析,环保管理,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技术研发的完善系统。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提出了包装桶收集识别、分类存放、余料收集、分类清洗、废水分类处理、废物回收等完整的清洁生产工艺。以污染防治工作为龙头,实施清洁生产为主要手段,在包装桶回用生产与清洗过程采取了源头减排、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摆脱传统的清洗废水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的矛盾,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原料和不利物质进入废水系统;实施以力争直接回用、分类处理、减少水洗的生产措施;在水洗环节中采用分类清洗、废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物化、生化处理与等深度处理相结合,实施了洗水回用,分级清洗等工艺,实现了清洗废水的回用及达标排放。
建立研究基地,长期配套不同物质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和优化试验,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5 化学包装桶管理与对策
化学包装桶的管理是关键,严格的管理是杜绝包装桶非法清洗的关键。工作量大,需要部门协调配合,多层面的综合管理。
(1) 政府部门明确化学包装桶处理处置管理要求,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协调环保、安监、国土、经信、发改、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动开展执法工作。
(2) 以技术成熟,工艺完备的化学包装桶回收企业为龙头,建设包装桶收集及利用平台,吸引和鼓励其它企业参与。政府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完善的包装桶收集、处置和再生回用系统。
(3) 建立并不断完善包装桶处理企业管理、研发和污染防治体系,完善清洁生产技术措施和设施,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强化科研试验保障系统,并逐步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包装桶溯源体系。在解决环保问题后,进一步搭建科研平台,向现代化规模化生产过渡,并开展持续清洁生产工作。
(4) 在相关污染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上,编制和完善化学包装桶清洁生产与回用的导则和相关规范。加强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研发。
(5)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监督力。让社会广泛地认识到废弃化学包装桶的处理处置的危害,尤其对于目前包装桶回用行业企业多、违法行为多、监管任务重的现状,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盲区。因此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危害意识、监督意识是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