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位外国友人,来到兰州,临走时说:“真没想到兰州人生存能力这么强!在这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能快乐的生活!”并在他的游记里写道:“中国有一群不怕死的人,他们坚强地生活在兰州这个地方……”这话令我汗颜。不过在兰州,市民们已经习惯了“闻味儿辨风向”。空气中不同的味道就意味着风向的不同,在市内不同的地方区域,辨别方法也不同。有的居民楼,一年四季不能开窗户,开西边的窗户,就会冲进来黄烟,那是某厂铸造车间里出来的烟;开东边窗户,就会冲进来蓝烟,那通常是某厂涂装车间吹过来的烟……这里的居民,经常都刚刚坚强地活到退休,就会去见马克思,有的人连一天退休金都拿不上。能活到七八十岁的人也有,那都是体内有了抗毒性,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不多,估计已经百毒不浸了。
现在,我啥话都不想说,我下面发几张照片,这是在我家的窗子上照的,站在窗台上天天看到的景色,给大家共赏。

兰州的窗外——一扇不敢开启的窗户。这扇窗户常年给我们展示的黑色景观,令人百看不厌!

黑烟是为了给人民创造财富,它造福了一方百姓。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黑烟也能养一方人啊!

黑烟遮住半边天,兰州人想看太阳时,要走出去100里路才行。今天是晴朗的天气,所以才看得到远处的黑烟,空气能见度超前的好,沙尘暴过后,只有黑烟与我们作伴!

蘑菇云?
兰州还有许许多多的烟窗,有的冒毒气,有的冒灰烟,有的冒蓝烟,有的冒红烟,有的冒黄烟,四周展眼,非常好看,壮观极了。有的烟是酸味的,有的烟是咸味的,有的烟是腥味的,还有的味不知啥味,但只是让人眼睛挣不开,让人呛嗓子,还有的烟能吸到窗户上,使窗户变模糊,要想擦干挣窗户,据说要用汽油……大概只有兰州人才能有这样的享受。再加上今天这里爆炸,明天那里着火,后天又有毒气泄漏……然后与沙尘暴一混合,真是热闹!
兰州的雨是黑色的或黄色的,白衫在雨里一淋,就变成了黑色。汽车在雨里一淋,就看不出啥色了,水泥地在雨里一淋,就变成了泥地,漂亮美眉在雨里一淋,就认不出男女了……
兰州的风也有颜色,刮沙尘暴时,就是黄风;如果发现刮绿风,那一定是你处在某厂喷漆车间的下风处,人家喷绿色的油漆,漆雾随风吹来了,这风吹到脸上,就是绿脸,吹到窗户上,就是绿窗子,吹到帽子上,就是……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人,能没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吗?
兰州人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估计喝毒药都毒不死了。
再看更远处的几张照片,这都是2010年5月5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的:


不要小看这白色的烟,其实它的毒性有时比黑烟更甚!


据说曾有人把某厂告到了有关部门,说该厂长期排放有毒气体,影响到周围群众生活。有关部门立即打电话给某厂,告知第二天将来监测污染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
据说一些可以冒黑烟的烟窗,为了不让百姓看到黑烟后告状,就专门在晚上冒烟,白天尽量不冒。不知这样的行为,是在对政府负责、还是对企业负责、还是对人民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
其实污染并不可怕,可怕是人性中的贪婪和冷漠。贪婪使污染制造者不以污染为耻,冷漠使污染者习为常,贪婪使管理者熟视无睹,冷漠使有关部门不愿作为……
(本文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