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桶工业协会的发展简史
文/日本钢桶工业协会
【日本钢桶工业协会简介】
钢桶作为石油和化工用包装容器于1899年(明治32)年在美国被开发出来。
而在日本,到1929(昭和4)年,才由日本石油公司在位于山口县的下松炼油厂内设置了“钢桶制造所”,最初制造了手工制作的钢桶。
之后,到1932(昭和7)年,“日本钢桶制作所(现在的日铁钢桶)”在东京市城东区龟户町建立了钢桶工厂,开始了钢桶制造,这就是专业工厂的开始。
之后,由于石油需求激增,钢桶工厂不断增加,1938(昭和13)年,东京和大阪分别成立了“钢桶工业联会”,奠定了今天钢桶工业协会的基础。
钢桶工业协会从创立到现在的变迁概要如下。
【日本钢桶工业协会的发展历程】

1、战前
1938(昭和13)年6月,在东京成立了“东部钢桶工业联会”,在大阪成立了“西部钢桶工业联会”。第二年1939(昭和14)年2月,合并东西两个联会的“钢桶工业联合会”成立。
1943(昭和18)年6月,将两个联会改组成立了“钢桶工业联合会”,1944(昭和19)年7月,战时经济取得进展,“全日本钢桶工业联合会”成立。
2、战后
1946(昭和21)年3月,“全日本钢桶工业联合会”解散,成立了“钢桶协会”,1947(昭和22)年8月,改组为“钢桶俱乐部”,重新开始团体活动。
1950年(昭和25年),关东,中部,关西的各地区“东部钢桶俱乐部”,“中部钢桶俱乐部”,“西部钢桶俱乐部”成立了,但整个行业合作活动的全国组织设立的呼声日益高涨,1952年(昭和27年)9月,单一化的三个地区组织了“钢桶工业协会”诞生了。
3、现在
现在的组织是“钢桶工业协会”,1962(昭和37)年4月更名为“钢桶工业联合会”,1987(昭和62)年4月更名为“钢桶工业会”。同年10月关闭关西支部事务所至今。
同年2月,为了谋求工业会未来更有效率、更积极的运营,收到了关于工业会当前面临的课题及其改善对策的“运营委员会的答复”,对工业会的运营和组织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根据需要设立临时委员会,于3月设立了危险物品容器对策委员会,但由于其目的暂时结束,1992(平成4)年6月该委员会被废除。
1991年(平成3年)的国际会议上,钢桶的国际标准化研究课题和决定,国际钢桶制造企业联合会(ICDM)“钢桶国际标准化工作组(WG)”,设置了钢桶工业委员会国际标准化WG也被设置了。之后多次在ICDM专题WG会议上进行讨论,1996(平成8)年在滋贺县大津市召开的ICDM董事会上,就钢桶的国际标准化达成了共识。
现在,ISO规格化的工作正在进行,1997(平成9)年6月和1998(平成10)年1月召开了两次ISO的WG会议,制定了作为ISO的规格案。2002(平成14)年8月,关于开口钢桶和闭口钢桶,分别以ISO15750-1和15750-2,关于封闭器,以ISO15750-3最终被确认,成为ISO的规格。
为了积极开展委员会活动,4月设立常设4委员会,1992(平成4年)6月设立国际委员会,改组为常设5委员会。
之后2000(平成12)年6月,国际委员会的功能并入企划委员会,废除了国际委员会,恢复为常设4个委员会。
2011(平成23)年1月,关于标准的业务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合并为“常设3委员会”(企划·统计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标准委员会)。
2016(平成28)年5月,为了强化各工业会会员的安全,新设了安全委员会,成为“常设4委员会”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