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设计手册》[美]
(680元/本)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目前国内唯一翻译的一本全面介绍美国包装工程设计与包装技术的工具书。
本书介绍了包装的发展,包装设计政策、原则和设计基础知识;清洗、干燥、防护方法;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选择与标志;运输、贮存与湿度控制技术;包装试验检查与物资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对包装设计的要求与限制等;以及参考价值较大的技术数据与设计结构图等内容。
本手册是包装管理部门、各企事业、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设计人员、包装人员,以及物资贮存与运输部门的有关人员的一本较系统而全面的参考资料,也可大、中专院校的包装等专业和职业培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根据新版的美国军方编辑的《包装工程设计手册》翻译。
目录
绪论
一、包装的发展
1、原始包装
2、传统包装
3、现代包装
二、包装的类型
1、销售包装
2、工业包装
3、军用包装
三、包装研究的范围与主要内容
1、研究的范围
2、主要内容
第一章 包装概述
一、包装的政策
1、包装的目的
2、包装的目标
3、包装技术与包装工程的定义
4、规定包装要求的文件
二、包装工程师的任务
三、包装方法
1、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2、保护等级
四、军用包装与民用包装的比较
第二章 包装设计基础
一、包装设计原则
二、包装设计程序
三、资料来源
四、物品特性
1、对化学浸蚀和物理损坏的敏感性
2、分解的可能性
3、物品的其他性能
五、影响包装设计的附加因素
六、后勤考虑
1、运输
2、装卸
3、贮存
4、人体因素的考虑
5、重量和体积
6、分配
7、目的地
8、法规限制
七、包装的运输费用
八、试验与检查
九、规定的与认可的方法和材料
1、特殊要求
2、新的方法和材料
十、包装工程设计总结
第三章 物品特性
一、同类物品
二、标准物品和非标准类物品
1、标准类物品
2、非标准类物品
三、包装要求
四、物品特性分类
1、目的
2、应预知的包装工程数据
3、最基本的特性
第四章 损坏
一、金属的损坏
1、潮湿
2、化学作用
3、电化学作用
4、低温
5、腐蚀防护
二、木材
1、微生物
2、昆虫
3、物理因素
4、化学作用
三、纸制品的损坏
1、潮湿
2、微生物
3、昆虫
4、啮齿动物
5、阳光
6、高温
7、化学剂
四、塑料的损坏
1、化学剂
2、微生物
3、低温
五、橡胶的损坏
1、化学品
2、温度效应
3、微生物
4、阳光
六、织物的损坏
1、微生物
2、极端干燥
3、阳光
第五章 清洁与干燥
一、概述
二、污染
三、清洁工艺和清洁剂的选择
1、对被包装物品的考虑
2、对清洁工艺的考虑
3、对清洁剂的考虑
四、清洁剂选择表
五、特殊物品的清洁程序
六、清洁度试验
七、干燥
第六章 防护
一、清洁后的防护
二、选择防护剂应考虑的因素
1、物品特性
2、选择防护剂应考虑的因素
三、防护剂类型
1、接触型防护剂
2、挥发型防腐剂
第七章 防护方法
一、包装与防护
二、子方法
三、遵守和统一防护方法
四、方法的确定
第八章 隔离材料和缓冲材料
一、隔离材料
1、类型和用途
2、选择
3、物品的特性
4、隔离材料的特性
5、塑料薄膜的导静电性能
二、缓冲材料
1、目的
2、性质
3、缓冲材料的选择
4、类型
第九章 包装容器材料
一、包装容器材料的选择
二、包装容器材料的种类
1、金属
2、纤维板和纸板
3、木材、胶合板和纸贴面板
4、塑料
5、增强塑料
三、包装容器材料选择表
第十章 外部防护及包装容器
一、包装容器的功能
二、外包装容器
1、物品的特性
2、装货类型
3、包装容器的初始费用
4、安装与封闭简易性
5、包装容器材料的可获得性
6、搬运及储存的方便性
7、要求的防护等级
8、包装容器的可回收再用性
三、标准包装容器
1、袋和包
2、纤维板和纸板包装容器
3、木包装箱
4、罐与桶
5、板条箱
6、封合工具及其设备
四、可回收再使用的金属包装容器
1、类型
2、对温度及压力的考虑
3、透气阀
五、其它外部防护装置
1、托盘
2、运输用集合包装
六、外部防护试验
第十一章 紧固件与封合装置
一、用途与种类
二、紧固装置
1、铁钉
2、竹节形钉
3、螺栓、螺钉和铆钉
4、捆扎带
5、木制紧固件
6、U型钉钉合和捆扎紧固
7、绳
三、封合
第十二章 胶带和粘合剂
一、胶带的类型
1、压敏胶带
2、溶剂型胶带
二、胶带的选择
三、胶带的特性
四、粘合剂的类型
五、粘合剂的选择
六、粘合剂的特性
第十三章 标志
一、概述
二、标志
三、要求
四、标鉴
五、特殊标志
六、警告标志
七、军用标准
第十四章 湿度的控制方法
一、湿度控制
1、适宜的湿度
2、湿度控制的类型
二、干燥剂
三、干燥剂的计算
四、吸湿湿度指示器
五、电测湿度指示器
六、湿度指示器与控制系统
七、预置器材
第十五章 运输环境
一、冲击与振动
1、振动
2、冲击
二、运输中的冲击和振动
1、汽车运输
2、铁路运输
3、航空运输
4、船舶运输
第十六章 自然环境
一、气候条件
1、世界范围的气候极值
2、军事装备的气候极值
二、其他自然环境因素
1、海拔高度(气压和温度)
2、扬沙、扬尘和扬雪
3、风负荷
4、臭氧
5、微生物
6、啮齿动物与昆虫
三、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
四、包装件的外部与内部环境
第十七章 试验与检查
一、损坏机理
二、试验类型
1、真空试验
2、热水试验
3、浸水(或浸没)试验
4、减压试验
5、压力试验
6、循环暴露试验
7、热压封口试验
8、粗暴装卸试验
三、环境试验
1、盐雾
2、沙尘
3、潮湿
4、降雨
5、极端温度
6、海拔高度
7、霉菌
四、模拟内装物
五、试验和检验后样品的处理
六、试验结果的分析
第十八章 后勤发放系统对包装的制约
一、后勤与发放要求
二、美国的管理机构
1、国防部、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及海军陆战部
2、运输部
3、邮政部
4、海岸警卫队
5、铁路快运机构与汽车货运分类
6、美国卡车运输协会
7、美国铁路协会
8、民航局及美联邦航空局
9、联邦海运局及海运管理局
三、单元包装量
四、运输限制
1、载重车
2、铁路
3、船舶
4、飞机
5、联合式运载工具
五、贮存限制
1、贮存类型
2、维护期间的检查、保养和防护
3、贮存时间及贮存期限
4、贮存器材的标准布置与尺寸
六、装卸限制
1、装卸设备
2、码头及港口设施
3、两栖作业
4、人体因素
七、物品供应分类
附录
(一)《防护、包装与装箱等级》(美国联邦标准)
(二)《防护、包装方法》(美国军用规范)
(三)单位换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