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持续抓牢有限空间防范“无限风险”
文/新安包装
由于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往往发生在瞬间,致人死亡时间短、概率大,盲目施救易导致伤亡扩大。近年来,有限空间事故充分暴露出部分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认识不到位、辨识不充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浙江新安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包装)针对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要求一以贯之、严格落实,采取精准化、流程化、常态化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准确辨识,精准化管控
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安监总局令第59号,80号修正)等法律法规,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公司现有有限空间进行梳理。“我们借助了安全评价单位的专业力量,参与分析与辨识,共辨识出小烘房、内烘房、外烘房、污水池四处有限空间场所”新安包装总经理洪建良表示,“现在已将这几处有限空间写入《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以合规性的方式对有限空间进行管理。”

制度管人,流程化管控
该企业根据辨识出的有限空间,修订适用本单位的《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有限空间3+1条件,即3个物理条件(①此处设计并非人员长时间工作场地;②存在通风不良的可能;③存在人员进出受限的情况),1个化学条件(①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的空间)。在各个有限空间进出口,该企业均张贴了与之相对应的周知卡和安全警示标识,便于员工识别,落实危险提示提醒措施。邱子凌是新安包装的专职安管员,管理着厂区的有限空间作业,“操作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同审批、后作业,根据空间类型不同区分检测气体类型,随身携带便携式检测仪。”邱子凌表示。

教育演练,常态化管控
新安包装按标准配足配齐相应的应急装备和器材,主要包括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救援三角1个、通风风机2台、送风风机2台、气体检测仪1台、对讲机2只、担架一副等。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常态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包括审批、措施、检测、防护、监护、应急处置等内容。每年对应急小分队成员进行实战演练。2023年3月28日,新安包装举行了有限空间专项演练,演练采用三人一组,以一组演练其余各组观摩的形式开展,在“实操+观摩”中发现问题,并在自己组演练时加以克服。参演本次专项演练的一线员工于玮表示:“有限空间演练虽然已经参与多次,但是每次都会从别人身上发现新的不足,比如检测点位未取上中下三个位置、便携式检测仪未定期充电等情况,对今后有限空间风险防控作用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