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近日一制桶厂员工头部被模具挤压身亡!
文/杨柳
一 、事故发生情况
2022年4月9日5时23分许 , 广东市钢桶制造公司员工刘某在操作压力机时 , 不慎被机器模具挤压头部, 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拨打120, 5时56分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 , 经检查伤者丧失生命体 。 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
二 、事故涉及设备
钢桶底盖压力机 , 压力为 200吨。下图为涉事压力机,可以清楚地看到台面的血迹斑斑……

三、事故发生原因
(一 )直接原因:经初步调查 , 该员工在压力机自动模式, 违规关闭安全联锁装置, 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 探身进入模腔内操作 , 被模具挤压头部致死 。
(二 )间接原因:操作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上岗;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未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
常见产生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各种起重吊装设备及其配套吊索具;
各类旋转切割打磨设备、钻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
可自行行走的自动焊机,卷板机,剪板机,压缩机;
以及手锤、手锯、撬杠、钳子等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注意就会发生机械伤害,且发生频率较高,有的会对人身造成严重伤害。机械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误入危险区域两大原因。
人员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地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误入危险区域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误入危险区。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险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险区,或没有表示危险区,操作人员误入。
4、单调、枯燥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险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险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误入危险区。
7、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险区。
8、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险区。
9、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
1、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机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旋转的滚筒有使人被卷入的危险。
2、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位存在着撞伤和挤伤的危险。冲压、剪切、锻压等机械的模具、锤头、刀口等部位存在着撞压、剪切的危险。
3、机械的摇摆部位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4、机械的控制点、操纵点、检查点、取样点、送料过程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因素。
环境的因素
不良的操作环境,如作业区杂乱无章、通道不畅、地面积水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要预防机械伤害事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配备本质安全型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型机械设备配备有自动探测装置,在有人手等肢体处于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如刀口下时,此时即使有人员误触动设备开关,设备也不会动作,从而保护人员安全。
加强对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管理
1、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并对设备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2、为职工配备合格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使用。
3、加强对设备操作区域的管理,及时清理杂物,使操作区保持干净整洁、通道畅通。
4、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使机械设备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处于完好状态。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业人员应注意作息时间,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