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告诉我,你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怎样核算的吗?
文/三哥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花费资金采购原材料,经过生产后变成产品,其中一部分销售出去产生利润,剩余部分作为存货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如果生产成本核算不准确,就会影响资产的价值和经营产生的利润。
企业一般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如果核算错误,就会扭曲产品的真实成本,对产品的前景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一种滞销品,因为计算不当导致分摊的共有成本偏低,从而使得真实成本偏低,企业可能会认为有利可图而继续生产。
此外,不管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采用何种定价策略,都是以其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如果无法准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那么必然影响产品的定价,继而影响销售策略。
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做好生产成本的核算。
作为管理者,或许不懂会计,但至少要对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有宏观的了解。本文通过浅显的会计知识,带你了解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概况。
01、生产成本核算的前提
成本核算,简单理解就是把成本核算对象具体花了什么钱、花了多少钱给说清楚。
在制造产品过程中,会发生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燃料动力和制造费用等,一般是指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是辅助生产费用。其他的费用是非生产费用,一般也是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要准确核算生产成本,首先要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不属于生产成本的不要计入。
其次要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根据规定进行严格审核,防止虚报。再次要做好企业的日常管理,各种原始凭证和单据记录齐全。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以下的核算流程中所需的数据完整、真实可靠。
02、生产成本核算的流程
做好上述准备后,就可以进行成本的核算了。

第一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是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工艺、生产方式、成本管理要求等不同,来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一般情况下,对制造企业而言,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可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
产品规格繁多的,可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各种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只有先确定了成本核算对象,才能设立成本明细分类账户,才能按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第二步:设置成本核算项目和明细账
产品生产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四类。
直接材料:包括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材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费用。
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不包括车间管理人员、行政人员以及销售人员的薪酬。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蒸汽、水、电、煤炭等。如果耗用不多,可以计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以及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
第三步:成本归集与分配
成本归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一定的对象,如各种产品、作业、各个车间部门所进行的分类、汇总。
成本分配是指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也叫间接费用的分摊。
对于成本归集与分配,要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承担。

成本归集:
正确的成本归集是保证成本计算质量的关键。
要做到成本归集的正确,一是费用划分要正确,如果费用划分错误,应由甲产品负担的费用,误归入乙产品成本,则成本计算就不可能正确;二是汇总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果汇总程序搞乱了,就会发生费用漏记或重记的情况,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比如原材料的归集,主要是根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以及原材料仓库的入库单、出库单记录为准,月末由车间、仓库、财务三处核对一致以保证数量的准确性。之后财务根据本企业确定的的发出材料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计算本月耗用各种原材料成本。
通过成本归集,可以分别求得各个对象的成本总额,为进一步计算各该完工产品成本提供依据。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应按成本对象计算,如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加工步骤进行归集。而对于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则应按发生地点或用途进行归集,然后再计入各该产品成本。
成本分配:
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如果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则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中,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则应根据适当的分配标准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中,如各产品耗用的定额材料、定额工时等。
对于制造费用,一般由几种产品承担,需要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这些标准包括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等。
各种费用分配时按照下面公式进行:
费用A分配率=该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A=该种产品分配标准×费用A分配率
第四步: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前述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得到各成本核算对象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本月完工的产品成本和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这就需将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两者之间进行划分,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为了准确分配,首先需要核实清楚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根据产成品入库单准确统计成品数量,并在月末通过盘点确定生产车间里在产品的数量,然后根据完工程度进行折算,再进行分配即可。
具体的划分方法将在以后另作详细介绍。
第五步: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经过以上步骤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就是期末存货中库存商品价值和已销售产品的业务成本。
03、结语
在实务中,由于原材料的种类繁多,产品品种成千上万,加上工艺流程的复杂性,以及管理要求的不同,会使得成本的计算很复杂。但只要了解生产成本核算的框架,面对各种计算报表就不会产生困惑,从而更有利于对产品成本信息的分析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