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企业如何提高尘毒防治水平
文/周丽雅
制桶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活动。
一、强化日常管理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想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不仅需要抓专项,更要在日常管理中狠下功夫。制桶企业将此次创建工作与日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相结合,将尘毒危害防治工作全面铺开。
1、细化方案措施。
制桶企业应先制订《创建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实施方案》、《创建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与健康促进企业)实施细则》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细化了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领导小组、工作内容、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为了使整个工作有序开展,采取了多项管理措施。
一是抓工作进度。要求各部门按《实施细则》将各自承担的工作按计划列入本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由办公室进行检查考核。
二是完善调度机制。在每周一的生产经营会上,各部门陈述职业健康安全和各项整改、改造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三是以检查促管理。充分利用“三联检”和专职管理人员不定期检查来督促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2、加强员工培训。
按照创建活动安排部署,制桶企业全体员工应完成《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应急救护知识及相关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并派出负责人分别参加省、区安监局组织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同时,认真落实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完成全部接害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档案内容完善更新;然后再次全面检查后进一步完善更新。
3、落实检测评价。
可聘请具有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指导职业健康管理和示范创建工作。完成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重新辨识,绘制职业健康安全管控点分布图,根据危险及危害程度,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进行标识。完善补充了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牌,并制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表,设置“入厂须知”等标牌。
二、更新工艺设施
1、推进新工艺研发。
制桶企业的主导产品200升钢桶,生产过程中,喷漆烘干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要工序。为彻底解决油性漆存在的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问题,企业应进行水性漆喷涂试验。企业可将水性漆应用作为开展创建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的主要抓手,以“低毒替代高毒、无毒替代有毒”为目标,与涂料公司紧密合作,完成大批量试验,在生产中使用水性漆。
2、改造设备设施。
制桶企业应加大投入,用于生产车间、喷涂车间、库房、辅助车间的屋面改造,全部采用新型材料进行覆盖,将制桶车间涂料间全封闭,加装负压风机,并在喷涂机入料口加装门帘。完成了喷涂烘干线烟筒的更换及喷漆烘干线喷漆室与烘道之间、烘道后段的封闭工作,同期还应该对钢桶设备的喷漆、安全通道画线及缝焊机等位置吸烟装置的制作安装。改造后的车间有效降低了粉尘的浓度,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向作业空间的扩散范围。
另外,制桶企业还应对制桶车间、涂料间、空压机房隔音板封闭,将喷涂机排气装置位置加装消音器,降低噪声强度和噪音扩散范围。冲压、制桶等操作岗位噪声大幅降低,使作业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通过创建活动,制桶企业尘毒危害防治工作可实现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设备陈旧、尘毒危害严重,到后来的“无毒替代有毒”、危害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制桶企业可为中小企业尘毒防治工作树立了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