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包装容器-钢桶制造技术》
杨文亮 辛巧娟 编著
第一章 绪论
第六节 钢桶行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一、向大规模基地化生产发展
国内钢桶行业将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基地化生产发展。
我国制桶行业大多是分散在各地的小型企业,竞争力差,要想有大的发展也是很难的。这样的行业结构与日益发展起来的市场规模经济极不相称。为了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有较快的发展,必须从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基地化生产发展。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不少较强的企业,基地化大生产也将形成。这些逐渐形成的基地化大生产企业,很多是由众多产品的企业,早已打破了单一产品结构。不仅有钢桶产品,同时也开发了制罐产品,金属容器从小到大,形成了系列。这种产品结构的形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形成了制桶、制罐一体化的趋势。
二、适应国内外经济的发展需要
国内钢桶行业的发展将逐渐适应国内外经济的发展需要。
虽说目前许多制桶企业总说市场太小,但实际上是,大多数企业都在生产传统的200升闭口钢桶,一些其它类型的钢桶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仍较低。如内涂桶、缩径桶、全开桶、锥形桶等等,由于这类桶生产较为麻烦,很多企业不愿或没有力量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于是造成了200升闭口钢桶生产过剩,而其它类型的钢桶市场短缺的状况。
目前整个行业深加工技术薄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大量产品在中低档次和相当于成本的价位上恶性竞争。随着相关行业的产业高档化,形成一方面大量中低档次钢桶包装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相关行业升级换代所需的各类特种和高档钢桶包装产品满足不了要求。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善,最终达到制桶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外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产品的技术水平趋近国外
国内钢桶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将越来越小。
目前,国内大多数钢桶企业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钢桶,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仅限于小型钢桶产品,而钢桶的主要产品——200升钢桶,国内多年来根本就没有多大改进。只有少量的引进技术,也只是单序工艺,不能构成全面工艺的进步。我国现有的工艺方法,在国际上早已经被淘汰。生产技术的限制已成为制约钢桶包装产品结构升级的关键,国内钢桶技术标准化也相对落后,早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的要求,也成为制约钢桶业发展的障碍。所以,加快钢桶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已成当务之急。随着国外技术的不断交流和引进,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四、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国内钢桶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未来的十年中,将会有较大的改观。
国内有相当一批企业,特别是老制桶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仍停滞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全行业中,国内一般水平及以下的生产装备还占近60%。与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相比,我国的差距更大。主导产品200升钢桶的全自动生产线在全国只有几家,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差已成为普遍现象。国外的全自动生产线可以每小时生产600~1200只钢桶,而我们每小时只能生产180~360只钢桶,最快的也超不过10只。由此可见其技术装备是何等的落后!在小型钢桶生产方面,国内近年来技术装备发展较快,全自动生产线已超过60%以上,生产效率及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相对较小。在未来十年中,国内技术装备水平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其实也是势在必行。
五、提高钢桶工业的整体水平
我国钢桶工业发展的关键是转变观念,迅速提高钢桶工业的整体水平。
目前,结构性矛盾仍是制约钢桶行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市场机制不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缺乏、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是影响钢桶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当然还存在市场观念不强的问题。因此,加快钢桶工业技术改造、加大调整结构的力度、积极培育竞争优势、转变观念、迅速提高钢桶工业整体水平和整体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也是新世纪钢桶包装工业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