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培训教程(4)——稿件正文的要求
五、稿件正文的要求
(一)标题和层次
标题是文稿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应符合标题性语言要求,紧扣内容,言简义明,逻辑性强。拟定标题时切忌冗长,忌含糊不清,忌连词太多,忌标点过多。层次一般不宜过多,以免主次不清。
标题通过不同层次表现其形式结构。标题层次的编排形式很多,要根据书稿的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灵活选用。
1、无论选取何种形式,全文必须前后统一。多人执笔的文稿,切忌各行其是。
2、层次设置,要符合文稿技术内容表述的要求,不能有1无2,也不能从1跳至3。
3、层次意义要清晰,同层次并列要明确,大概念、小概念的界定要清楚。
4、同层次间形式表述应规范化,不能在同一层次序号后,有时出现标题,有时却无标题而直述其文。
翻译文稿原则上可以参照原著标题层次,但对于原著采用外文正斜体、黑白体或疏密排列手段编排的标题层次,应做适当技术处理,以便于中国读者阅读。
(二)用字
在报刊中一定要使用规范汉字。本规定所称的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批示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安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用繁体字。不得随意制造简化字,也不要使用虽曾经发布过但后来又被禁用的某些简化字。对于形似易混字更应认真书写或录入,以免出错。
(三)标点与符号
文章常用的标点符号,一般均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2-1995《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
(四)名词术语
凡已有国家、部或行业正式颁布的标准名词术语者,均须按标准统一称谓。其他情况可按行业习惯处理,遇有问题时,可与行业专家和编辑部商定。
科技术语、名词及名称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或国家级名词术语标准。该委员会未公布的名词或没有国家级名词术语标准的名词采用各有关专业规定的标准名词。
(五)插图
1、总体要求
(1)插图应与正文内容紧密联系,办求精练。不能起到以图辅文作用的图宜舍弃不同。
(2)图文呼应。插图必须与文稿内容紧密配合。正文中应对插图有所交代。
(3)文稿中的插图格式、体例要一致。插图中的文字、数字、符号及图注必须与相应正文和表格一致。
(4)说明原理、结构、流程和试验结果的“原理”图,一般不得原封不动地照搬实际工作中的设计图、施工图,应当对其加以简化和提炼,以提高插图表达效果。
(5)为方便起见,特别是当我人参与写作时,插图的序号可按顺序编排,冠以图号。
(6)为确保插图清晰,图字不宜过多。复杂的图在需要有图字的地方可用数字或符号标出,在图注中加以说明。工艺流程图的引线须排列整齐,引线不要交叉。
(7)文稿中图的下方写出图序和图题。如有图注,要在图题下另行起依次写出。
(8)图幅不宜过大,一般不应超过16开幅面的大小。尽量不要因图帽大于开本尺寸而在书中另附插页。
(9)尽可以不同彩色插图。
2、图稿交稿方式
(1)以电子文稿交稿时,作者如能以软件绘图,应尽量采用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绘图,将图片插入文稿中相应位应位置,并使图片处于可编辑修改的状态,另附绘图软件绘制的原始图片电子文件。如作者采用电脑绘图有困难,也可参照手写稿方式处理图稿。
(2)以手写稿方式交图稿时,应在稿纸上空出图位。普通图稿直接贴在图位上,特殊图稿复印后贴复印件。有条件的作者,应将线条图用黑墨水笔精细地绘制在洁白的纸上,供编辑部扫描排版时使用。
(3)为了保证印刷效果,提供的电子图片文档分辨率应在600DPI以上。
(六)表格
1、正文中的表格是文字的组成部分,其内容须与正文内容有直接关系。表内文字应叙述简洁,数字应核对无误,不得出现表与文、表与图不符合以及合计数不等于分项之和的情况。
2、栏目和行数均较大的大型表格,应尽量设计成能用续表、跨页表、对页表等形式直接编制的表格,要极力避免插页表。
3、表格应顺序编号。全文表格较多的,一般按顺序编号,并冠以编号。
4、表格一般不画左右两墙线,各栏对应较清楚的尽量少用或不用横线分隔;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少用或不作斜线。栏目各称一般横行书写。
5、计量单位尽量集中于表头项目内,如全表为同一个单位,则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
6、翻译稿中的表及表中安息字,一律照原文抄录排于稿内。
8、表中有插图时,图应另绘。
9、表中某一项或全表需特别说明时,可采用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