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包装》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运输包装/ Distribution Packaging
实验总学时数:4
适应专业:包装工程
承担实验室:机电学院包装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实验教学的目的
运输包装这门课程是包装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可以系统学习运输包装系统的力学特性;运输包装的主要流通环境及对包装产品的破坏影响因素;掌握运输包装材料的特性及选取,材料缓冲特性的确定方法,测试分析方法。实验课程配合教学进度,使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更有效的认识各种包装测试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系统基本操作,确定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承受重复性机械冲击、碰撞的适应性以及包装材料的力—变形特性,为运输包装中具体缓冲结构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验教学的要求
要求熟悉实验机械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认识实验机械的主要部件的结构,掌握包装实验机的基本操作,并确定详细的包装件流通环境性能测试的方法。
二、实验项目设置
序号
|
实 验 项 目 名 称 |
实验学时 |
实验类型 |
开出要求 |
1 |
冲击、碰撞试验 |
2 |
演示 |
必做 |
2 |
典型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 |
2 |
综合 |
必做 |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冲击、碰撞试验
内容:本实验主要通过SB-100型冲击、碰撞试验系统对包装件进行冲击、碰撞试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冲击、碰撞试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系统的基本操作,并确定包装件在承受一定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绘制冲击、碰撞脉冲波形,评定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
要求:实验按小组进行,每个小组6个人,每次实验大约20分钟。实验完成后,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用品:SB-100 冲击、碰撞试验系统,测试包装件
2.典型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
内容:本实验主要通过包装压力试验机对几种典型的缓冲材料进行静态压缩试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压力试验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系统的基本操作,了解缓冲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掌握缓冲材料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绘制几种典型的缓冲材料的力—形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缓冲系数—最大应力曲线,以及两种不同缓冲包装材料组合时的力—形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结果,比较这几种典型的缓冲材料及其组合的力学性能,分析影响缓冲材料的静态缓冲系数的影响因素。
要求:实验按小组进行,每个小组6个人,每次实验大约40分钟。实验完成后,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用品:YED—50电子式包装件压力试验机,发泡缓冲材料(不同密度的EPS、EPE)若干,瓦楞纸板若干、蜂窝纸板若干
四、课程改革特色
本课程实验是《运输包装》的配套实验课程,其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更系统深入地认识运输包装件流通环境特性与包装材料静态特性测试仪器的结构、实验原理以及测试方法等知识,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采用教师指导并下达实验任务,学生分组设计与操作实验的形式,以实际操作过程和完整的实验分析报告作为实验成绩的评定标准。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在于使学生熟悉包装工程及缓冲包装设计方面涉及到的相关材料性能,包装件动态特性等知识,为以后包装综合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准备一些必要的知识。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彭国勋主编:《运输包装》,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
周廷美 王洲发张晓帆 主编:《运输包装》实验指导书,武汉理工大学自编教材,2006年6月
执笔:周廷美
审阅:周廷美 日期:2006年10月20日
审定: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