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
杨文亮
第一章 安全文明生产基础知识
一、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的规定
1、企业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进入操作岗位。
2、对于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持证上岗操作。
3、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活动日和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等制度,对职工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并且注意结合职工文化生活,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4、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设新的技术设备、制造新的产品或调换工人工作的时候,必须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二)新工人入厂“三级教育”的内容
1、厂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工厂的性质及其主要工艺过程;
⑵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
⑶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
⑷工厂内特别危险的地点和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⑸新工人的安全心理教育;
⑹有关机械、电气、起重、运输等安全技术知识;
⑺有关防火防爆和工厂消防规程的知识;
⑻有关防尘防毒的注意事项;
⑼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⑽新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内容。
2、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和主要的工艺流程;
⑵本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⑶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及其应注意事项;
⑷本车间的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⑸本车间的典型事故案例;
⑹新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3、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班组的工作性质、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的概况和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⑵新工人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其它有关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的作用;
⑶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具体要求;
⑷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作地点、操作步骤和典型事故按例介绍;
⑸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⑹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⑺工厂、车间内常见的安全标志、安全色介绍;
⑻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障广大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防止和减少事故,劳动法把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重要措施,专门做出规定,如劳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岗位的作业内容,全面系统地考虑技术、设备、环境条件,规定了从事生产活动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作业程序和动作标准,是现场操作的根据。
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可以消除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无知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展生产,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生产顺利进行,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因此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
三、安全检查制度
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订出计划,按期解决,务须作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
四、安全色及安全标识
安全色与安全标识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作形象而醒目的信息向人们提供了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信息。了解它们所表达的安全信息含义对于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趋利避害、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个体防护
为了避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工减轻事故伤害程度,而需要给劳动者配备一定的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按用途分为以下几种:
1、预防飞来物的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和面罩等。
2、为防止与高温、锋利、带电等物体接触时受到伤害的各类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对辐射热进行屏蔽防护的全套防护服。
4、对放射性射线进行屏蔽防护的防护镜、防护面具等。
5、对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毒物或噪声进行防护的口罩、面具或耳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