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基础知识(3)
33.什么叫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答: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氧化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于微电池和大电池作用而发生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时没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时,介质与金属的作用的总反应分成两个在相当程度上独立地进行的过程(阳极过程与阴极过程)。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电化学腐蚀常常以阳极和阴极过程在不同地区局部地进行为特征。
34.金属腐蚀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答: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金属的本性、组成、加工特性、结构特点及表面状态等;
(2) 环境温度;
(3) 腐蚀介质的性质。
35.什么叫镀前处理?它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电镀、氧化、磷化等主要工序以前的一切加工处理和准备工作总称为镀前处理(或预处理)。镀前处理大致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除油、除锈、除氧化皮、浸蚀、酸洗、活化、磨光、抛光、滚光、喷砂、局部绝缘、清洗、预热以及加辅助电极和装挂等。
36.工件为什么必须经过严格的镀前处理后方能入槽电镀?
答:工件在加工后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毛刺,表面可能沾染油污,有的表面甚至已经严重锈蚀。这样就使工件表面呈现介电、疏松、钝态、电阻大等不良状况。如果不将这些东西清除干净,则会给整个电镀过程带来很大的障碍。它们会阻碍电流的通过,给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放电带来很大的阻力。同时,这些缺陷会降低镀层金属与基体金属间的结合力,甚至使工件局部或整个表面不能获得镀层,即使勉强获得镀层,也容易产生疏松、发花、起泡、蜕皮、不连续等疵病。而在装饰性镀层施镀前,必须使基体具有一定的光洁度,以期电镀后具有美丽的外观。
另外,工件上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会污染电解液,增加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以致引起电解液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报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镀层质量好坏与否,槽液是否容易维护,镀前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7.钝化现象对镀层质量有什么危害?如何消除它?
答:若在工件如槽前(或入槽的一瞬间)发生了钝化现象,则势必严重地影响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造成废品。例如:铝及铝合金,由于表面存在一层自然氧化膜,这是影响镀层结合力的主要因素,若不经特殊的镀前处理,根本不能顺利地进行电镀。无氰镀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直接镀复时不能获得与钢铁基体结合强度良好的铜镀层。这主要是两种原因引起的:钢铁表面的活化(置换)和钝化。在通常情况下,镀层结合强度不良,是因为钢铁表面处于钝化状态。
目前用来消除钝化现象的方法主要有预浸、预镀(镍或铜)、电解活化、浸酸活化、带电入槽、适当冲击等方法。
38.什么叫磨光?
答:利用磨光轮上磨料的尖锐棱角来磨削工件表面,借以提高工件表面的平整程度和光洁度的过程,叫做磨光。
磨光主要是为了除去工件表面的毛刺和粗糙不平,除去某些机械缺陷。例如,通过磨光可除去工件表面的毛刺、划痕、腐蚀痕迹、焊渣、砂眼、气泡、氧化皮和锈迹等。
39.磨光轮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答:磨光轮一般用棉布或其它纤维布用粗线缝制而成。轮沿用粘结剂粘上磨料(金刚砂),烘干后即可使用。
40.工件上的油脂一般可分为哪两大类?这些油脂的物理性质如何?
答:工件上的油脂一般可分为可皂化性油脂和非皂化性油脂两大类。也可以说是分为动植物油和矿物油两大类。这些油脂都是有机化合物,大多数都是不溶解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
41.工件除油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根据油脂的类型和它们的性质,工件除油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除油法、电解除油法、有机溶剂除油法和机械除油法等四大类。
42.什么叫化学除油?
答:在含碱的溶液中,借皂化和乳化作用去除工件表面油污的过程,叫做化学除油。
43.有色金属件和黑色金属件的化学除油工艺是否相同?有何不同?
答:有色金属件和黑色金属件的化学除油法是不太相同的。黑色金属的化学除油液中烧碱的浓度一般都在30-50克/升左右。而有色金属的化学除油液中一般都不加烧碱,即使个别的配方中有烧碱,也是少量的。因为烧碱对有色金属具有强的腐蚀作用。另外,除油液的温度也稍有差异,黑色金属除油时的温度比有色金属除油时的温度要高一些。
44.化学除油的原理是什么?
答:化学除油的原理是利用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作用除去可皂化性油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除去非皂化性油脂。
可皂化性油脂可与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肥皂和甘油,皂化反应方程式是:
(C17H35COO)3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OH)3
非皂化性油脂主要是利用乳化作用将其去掉。工件进入除油液后,由于机械震动,表面的油膜破裂,而变成不连续的小油滴;溶液中乳化剂使油、固界面上的表面张力降低,结果油滴进入溶液;乳化剂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将进入溶液中的小油滴包围起来,使油滴不能重新聚集沾污工件。这样就将油除去了。
45.钢铁件化学除油液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很强的皂化能力,它可与工件上的动植物油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肥皂和甘油而使工件上的动植物油除掉。
碳酸钠也具有一定的碱性,它在溶液中主要是起缓冲作用,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NaHCO3,使除油液保持足够的碱性。
磷酸钠主要起乳化作用。它很容易从工件表面洗净,同时能帮助水玻璃容易被水洗掉。
水玻璃具有很强的乳化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皂化能力。乳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油污和除油液之间的表面张力,并使油滴不能重新聚集。
46.钢铁件化学除油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一般是多少?各成分含量对除油效果有何影响?
答:一般钢铁件化学除油液的配方是:
NaOH 30-50克/升
Na2CO3 20-60克/升
Na3PO4 20-30克/升
水玻璃 5-10克/升
OP乳化剂 1-2克/升
温度 80-90℃(或更高一点)
溶液中的NaOH含量太高时,所生成的肥皂难以溶解,将影响除油速度和效果。NaOH含量太低时,除油速度太慢。
碳酸钠含量太低时,溶液的PH值不稳定。
磷酸钠含量太低时,溶液中的水玻璃会粘附在工件上面洗不掉。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玻璃经酸洗后,会产生不溶性的硅胶而使镀层结合不牢。
OP乳化剂含量过高时,会因它不容易从零件上洗掉而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含量过低时,乳化作用不够强,油难以除净。
47.化学除油的速度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化学除油的速度主要与工件上油脂的厚度、溶液的温度、溶液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振动或抖动工件(或用喷射溶液除油)等都有关。
48.什么叫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有哪几种方法?
答:在含碱的溶液中,以工件作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清除工件表面油污的过程,叫做电解除油。电解除油一般分为阳极除油、阴极除油和联合除油三种方法。
49.电解除油的原理是什么?
答:电解除油是利用工件上析出的大量气体对油脂的机械搅拌、剥离和携带作用而将油污除掉的。讲得具体一点是:工件挂在碱性电解槽的阳极或阴极上时,电极的极化作用使油与液两相界面的表面张力降低。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的大量氢气泡或氧气泡,对工件上的油膜具有强烈的撕裂作用,使油膜迅速变为不连续的小珠滴,而气泡上升吸附一部分油滴,同时还起机械搅拌作用,使小油滴加速脱离工件表面在上述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件上的油便被清除掉了。
电解除油的反应式如下:
阳极除油:4OHˉ—2e O2↑+2H2O
阴极除油:2H++2e H2↑
50.阳极除油和阴极除油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阳极除油的优点是:工件挂在阳极,电解时阳极放出的是氧气,因此工件没有产生氢脆的危险。同时,阳极除油还能除去工件上的残渣和某些金属杂质薄膜。缺点是除油速度比阴极除油低,一般有色金属不宜采用此法。此外,除油液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时,钢铁件可能产生腐蚀现象。
阴极除油的优点是除油速度快,并且一般不会腐蚀工件。缺点是工件易因渗氢而产生氢脆。渗氢严重时,镀层可能要起泡蜕皮。溶液中含有铅、锡、锌等有色金属杂质时,零件上会产生成海绵状金属物质而影响镀层质量。
为了克服阳极除油和阴极除油各自的缺点,可以采用联合除油(先阴极后阳极)法。
51.电解除油的速度和效果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电解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氢氧化钠有良好的导电能力,适当提高氢氧化钠的含量可提高除油速度, 也可提高电流密度。氢氧化钠可使钢铁件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防止工件受腐蚀,但对铜、锌、铝等有色金属有腐蚀作用。
(2)电流密度。适当提高电流密度可加速除油,改善深孔件除油效果。但电流密度太高时,放出的气体多,气体跑出的流速大,致使大量气体庖厨液面造成碱雾而污染车间的空气,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并且会腐蚀工件。
(3)溶液的温度。温度升高,电极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速度加快,从而提高除油速度。但是,温度过高会造成能量消耗增多,污染空气,恶化劳动条件,加速工件腐蚀等。一般电解除油液的温度都应略低于化学除油液的温度。
52.电解除油时为什么有时可听到雷鸣般的爆破声?
答:在电解时,阳极放出大量的氧气,阴极放出大量的氢气。由于溶液内有乳化剂存在,液面大量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被泡沫覆盖着;在电极接触不良而产生火花时,氢气和氧气迅速化合,生成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水蒸气在极短时间内受热急剧膨胀,因而发生雷鸣爸的爆破声。
53.有机溶剂除油是怎么一回事?
答:有机溶剂除油是利用有机溶剂可将工件上的油溶解下来的原理来除油。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应于形状特殊的工件、特大件、少批量高精度件的除油。
54.常用来除油的有机溶剂有哪些?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常用来除油的有机溶剂有汽油、煤油、苯类、酮类,以及某些氯化烷烃、烯烃等。因汽油、煤油、苯类、酮类都是易挥发、易燃品,操作时必须注意防火,并搞好通风、防爆等安全装置。
55.机械除油是怎么一回事?
答。机械除油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擦试除油,主要用滚桶。工件装在滚桶内,随滚桶的旋转而互相摩擦,促使工件上的油污与滚桶内的药水或磨料加速作用而将油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