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讲义(2)
第二章 冲压的材料准备
第一节 冲压用材料
一、概述
冲压用材料与冲压工艺的关系非常密切。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冲压工艺过程的设计和冲压件质量,甚至影响组织均衡生产。同时,冲压件材料的费用,约占冲压件成本的60-85%,从经济上看,正确地选择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冲压用材料,除了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以满足产品使用性要求外,还要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因此,从工艺的角度出发,存在着一个材料选用问题。例如同是08钢,就有不同的拉深级别和精度等级。不同的拉深级别,表示不同的极限变形程度,它直接影响拉深成形等工序的质量;不同的精度等级,有不同的公差带。公差带范围的大小与弯曲、校平等工序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这就存在着选用哪一级最合理的问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冲压用材料对于冲压工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地选择材料,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零件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均衡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冲压工艺对材料的要求
冲压工艺对材料的主要要求如下:
㈠ 应具有良好的塑性
材料塑性高低对完成冲压工艺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在变形工序中(如压弯、拉深、成形等),塑性好的材料,允许的变形程度大。这样可减少因材质不良而产生的废品。塑性指标一般常用冷弯试验(弯心直径)及杯突试验(杯突值),延伸率和屈强比来衡量。弯心直径越小,杯突值越大,延伸率越大,屈强比越小,则塑性越好。
㈡ 钢板应具有好的表面质量
⒈ 表面无缺陷 钢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无缺陷。如有擦伤、麻点、划痕等缺陷,在冲压过程中,有缺陷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破裂。
⒉ 表面平整 材料表面如翘曲不平,影响剪切。冲压时,也会由于定位不稳而造成废品,或因冲裁过程中钢板变形展开而损坏冲头。
⒊ 表面无锈 如钢板表面有锈,不仅对冲压不利,并将严重地影响模具寿命,而且还影响后续焊接、涂漆工序的正常进行。
㈢ 厚度公差应符合规定
材料厚度公差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因为一定的模具间隙,适应于一定的毛坯厚度。厚度超差则影响产品质量,过薄则回弹难以控制,过厚会拉伤制件表面,甚至会损坏设备和模具。
三、材料的种类
从工艺角度,习惯上有以下几种分法。
⒈ 按钢板的品质高低分
⑴ 普通碳素钢板。这类钢板保证机械性能供应的叫A类钢,牌号有A1、A2……A7等。保证化学成分供应的叫B类钢,牌号有B1、B2……B7等。
⑵ 优质碳素结构钢。同时保证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牌号分为两组:
第一组,普通含锰(Mn)量钢,牌号有05F、08F、10F、10、15F、15、20F、20、25、30、35……85等;
第二组,较高含锰量钢,牌号有15Mn、20Mn……70Mn。
另外还有塑性好的普通低合金高强度热轧、冷轧钢板,钢号有09Mn、09MnR、16Mn、16MnR、10Ti、13MnTi等。
普通碳素钢,用于平板类零件或变形量小的简单零件。优质碳素结构钢板,主要用于复杂的弯曲件、拉深件和成形件。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多用于受力复杂的关键零件,它不仅能提高零件寿命,还能减薄零件厚度,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和降低成本。
⒉按制造方法分 钢板一般分为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热轧钢板是坯料在加热状态下轧至所需要的尺寸;冷轧钢板是坯料在热轧状态下轧至一定厚度,然后再在常温状态下轧至所需尺寸。
⒊按轧制的形态分
⑴ 钢板 为冲压使用最广泛的材料,规格尺寸按“GB”、“YB”标准规定,在大量使用钢板的单位,大多数按专用规格尺寸订货供应。
⑵ 钢带(卷钢) 钢厂将钢板成卷成卷料直接供应,或将卷料纵向切成一定宽度的窄钢带供应。
⑶ 扁钢 厚度多数为3-8毫米的热轧扁条料,其特点是两侧面为弧状。
四、材料检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正常进行,进厂的材料必须按“GB”、“YB”及协议书进行复验。只有经复验合格的材料才允许投入生产。
㈠ 冲压板料的主要检验内容
⒈ 外观检验 检验表面有无缺陷、外廓尺寸、厚度公差、瓢曲度和侧弯等。
⒉ 机械性能检验 主要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强度极限、屈服极限、延伸率等。
⒊ 化学分析 分析钢中的碳、硅、锰、磷、硫等元素的含量。
⒋ 金相分析 判定晶粒度大小和均匀程度;判定游离渗碳体和带状组织的级别;判定有无魏氏组织的存在;观察有无缩孔和杂质。
⒌ 工艺性能检验 主要进行冷弯试验和杯突试验。
㈡ 钢板标记方法
钢板标记举例:钢号20,尺寸精度B,钢板尺寸1.0×750×1500毫米,表面质量组别II,拉伸级别S级,则标为:
第二节 剪切下料
在板料冲压中,剪切是最基础的工序之一。剪切的任务是根据冲压工艺的要求,将板料剪成适合冲压工序的片料、条料或其它形状的毛坯。
合理地选择剪切设备,正确地排样以及提高剪切工作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对提高剪切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㈠ 剪切方式
根据生产批量的大小、所剪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的不同,板料剪切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⒈ 手剪与如剪 用于单件生产的下料或半成品的修整工作。手剪适用于1毫米以内厚的板料。台剪适用于1.0-2.0毫米厚的板料。
⒉ 振动剪上的剪切 振动剪上剪刃紧靠着固定的下剪刃并作快速的往复运动,往复次数每分钟可达1200-2000次。振动剪可用来剪切厚达2毫米的直线或曲线轮廓的毛坯。振动剪的刃口易磨损,剪断面有毛刺,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⒊ 圆盘剪上的剪切 圆盘剪上下剪刀均为圆盘状,剪切时上下圆盘刀以相同的速度和相对的方向旋转。被剪切的板料靠材料本身与刀片之间的摩擦力进入刀片中,以完成剪切直线或曲线工作。
⒋ 龙门剪床上的剪切 按刀片安装形式可分为平刃剪床和斜刃剪床两种。
⑴ 平刃剪床上的剪切。平刃剪床的上下两刃是平行的,工作时板料在整个宽度上同时剪切。剪后毛坯平直度较好,但剪切力较大,一般多用于薄板料的剪切。
⑵ 斜刃剪床上的剪切。斜刃剪床的上下两刃交叉成一定角度。与平刃剪床相比,剪切力小,工作时较平稳。但由于上下剪刃的压力在剪切过程中会使剪下的毛坯向下弯曲,并从切口处挤开而产生扭曲现象,特别是剪裁厚而窄的条料时扭曲特别严重。往往事后必须校平。
⒌ 开卷线上的剪切 在大批量生产中,大量用宽卷板代替片料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为:
⑴ 减少钢板订货品种、规格,便于管理。使用时,可自行剪成工艺要求的任何规格。
⑵ 减少钢材在生产过程中的损伤,保持材料表面清洁,保证冲压件表面质量;
⑶ 减少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与一般龙门剪床剪切相比较,可提高生产效率近10倍。
⑷ 便于合理排样,减少工艺废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⑸ 卷钢比钢板料价格低。开卷线上的剪切,可根据工艺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自动下料机组。例如,纵向机组是将宽料剪成窄卷料。工艺流程为:宽卷料开卷→多辊校平→圆盘剪纵剪→条料成卷。横剪机组是将宽卷料按工艺要求剪成不同形式的片料。一种是专用剪切机剪切成矩形片料,其工艺流程为:宽卷料开卷→多辊校正→剪断(专用剪切机或飞剪);另一种是使用压力机落料,其工艺流程为:宽卷料开卷→多辊校正→压力机落料。在这种横剪机组上,通过更换冲模,可以冲压任何形状的毛坯,可以多排或混合下料。
㈡ 剪切力
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计算剪切力的。因为在剪床规格中,已给出最大剪切厚度,只要被剪料厚不超过允许最大板厚便可以了。但剪床允许的最大剪切板厚在设计中一般是以钢25-30(即σb=50公斤/毫米2)的强度极限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如果被剪板料的强度大于50公斤/毫米2,就需对剪切力进行核算,或选择功率大一档的剪床剪切。
剪切力的计算较为专业,我们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㈢ 剪切件常见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剪切件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见下表。这些缺陷不仅引起材料消耗的增加,冲压工序废品的产生,同时还影响到成形、焊接、装配等工序质量。
剪切件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剪切缺陷内容 |
产生的原因 |
解决方法 |
1、外形尺寸及形状超差 |
1、定位和导板不准确
2、操作时靠不到位
3、板形翘曲度大,有侧弯、端头斜 |
1、重新调整定位
2、认真操作
3、采用临时工艺校直和先剪出一基准面 |
2、弯曲线与毛坯板料轧纹方向的夹角不对 |
1、操作不认真
2、管理不善
3、工艺排样错误 |
1、认真按工艺要求操作
2、加强管理
3、改进工艺排样 |
3、毛刺大 |
1、剪切间隙过大
2、剪刃钝 |
1、调整刃口间隙
2、磨锋或更换刀片 |
4、扭曲 |
1、剪床斜角过大
2、剪切板料窄而厚 |
1、调整剪刃角度
2、采取校平措施或使用平口剪床 |